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6h】

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基于需求层次的社会保障对消费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保障制度

2.1.1 社会保障的概念

2.1.2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2.2 基于需求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划分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农民工社会保障项目的划分

2.3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

农民工社会保障及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3.1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3.1.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

3.1.2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

3.2 农民工消费行为现状

3.2.1 农民工的消费结构

3.2.2 农民工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模型

4.2 研究假设

4.3 问卷设计

4.3.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4.3.2 问卷设计

4.4 农民工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5 社会保障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信度检验

5.2 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5.2.1 效度检验

5.2.2 因子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社会救助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

5.3.2 社会保险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

5.3.3 社会福利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

5.3.4 社会保障及外部因素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

5.4 个体特征调节变量的交互效应分析

5.4.1 性别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

5.4.2 年龄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

5.4.3 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

5.4.4 收入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

5.5 研究假设验证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结论的政策建议

6.2.1 建立以需求为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6.2.2 提高农民工的收入

6.2.3 改善农民工的消费环境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6.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从以投资、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综合拉动的方向转变。扩大内需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长久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截止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亿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通过在城市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促进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同时也是城市消费支出中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高风险、高强度、收入低的工作,对社会保障需求强烈,但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享受到和城镇户口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工面临着较大的健康安全风险、养老安全风险、职业风险、居住风险和子女教育风险等。另外,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排斥使农民工在社交关系和身份认同方面得不到满足。社会保障的缺乏加强了农民工对不确定性的感受,导致农民工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当期消费支出,造成消费需求的不足和消费结构的失衡,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研究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提高农民工消费需求有重大意义。
  针对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不足导致其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本文在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在深圳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农民工的消费结构,以消费结构作为内窥镜,分析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特征,同时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认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其消费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其次,以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并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项目进行划分,构建社会保障项目影响农民工消费意愿的概念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交互效应分析,检验社会保障各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农民工个体特征对社会保障项目及消费意愿的交互作用,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并不理想,在不同的保障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和满意度差异很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较高,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意愿较高;对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需求强烈;普遍对目前的子女教育政策感到满意,但希望获得更多职业培训和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身份待遇。
  第二,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转型,由满足基本生存的温饱消费支出向追求个人发展的高层次消费结构转变。农民工储蓄倾向较高,通讯和应酬方面的开支较多,说明农民工与人交往的愿望较强烈,教育培训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
  第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包括社会救助(低保、救助和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社会福利(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社会认同和社交融洽)。救助项目和住房保障项目对农民工的消费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正向显著影响农民工消费意愿;由于农民工不愿意承担长期缴费成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韵消费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工伤保险相比其他几种保险来说对农民工的影响较弱;子女教育福利、社会认同感和社会交往融洽对农民工的消费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职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第四,农民工对社会保障项目的满意度对其消费意愿的影响因为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等个体特征的不同有显著差异性。社会保障对女性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男性;21岁到40岁年龄段的人群对社会保障满意度更敏感,提高消费支出的可能性更大;高学历人群的消费意愿受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更大;社会保障对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低收入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