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AHP的湖北省红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6h】

基于AHP的湖北省红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概况

2.2基础理论

3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3.1研究区域

3.2研究方案

4湖北省红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4.1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4.2基础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4.3红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4.4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湖北省红安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5.1评价方法

5.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指标权重确定

5.4综合分析模型

5.5研究区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分析

6结论、讨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6.2讨论

6.3红安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县级土地资源是地区经济产业的承载体,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承担着带动县级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任。本文以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研究为出发点,为该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研究基石和参考。县级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上的可持续,同时也包括生态上的可持续和社会可接受上的可持续,因此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应看作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全方面的评价过程。本文根据红安县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现状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进行有关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本研究以湖北省红安县为研究区域,对县域土地资源2001‐2011年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目前红安县土地利用类型是以耕地、林地和园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受区域条件差异影响明显。
  (2)2001‐2011年十年间,水域、水田、旱地、林地、果园面积逐年增加,茶园面积有所下降;从空间格局来看,土地利用集中程度逐年提高。
  (3)鉴于湖北省县域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本文从土地的生产、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全面构建湖北省红安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4)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综合模型对湖北省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红安县土地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起步阶段,土地整体利用水平较偏低,有待进一步的关注和调整。
  (5)结合红安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结果,分析了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提供方向和政策在湖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本县的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