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产链长度、技能分布与出口复杂度的关系研究
【6h】

生产链长度、技能分布与出口复杂度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结论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文献梳理与理论机制分析

第一节 生产链长度文献研究

第二节 出口复杂度的文献研究

第三节 理论机制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国际投入产出表的生产链长度测算

第一节 生产链长度的主要度量指标

第二节 国际投入产出表与生产链长度测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事实描述:中国生产链长度与分解

第一节 中国的生产链长度

第二节 生产链长度分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验研究: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变量说明与数据处理

第二节 实证过程及结果说明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扩展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政策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球生产链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上统计一国的出口贸易值来衡量一国的贸易利得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更多的文献研究一国在实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以及影响这些利得大小的因素。一国在生产链中的不同位置会有着不同的影响,代表着这个国家在整个世界的分工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微笑曲线”的提出能够很好的反映全球生产链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贸易利得。因此,如何准确的测度一个国家在全球生产链中的位置成为了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问题。
  从国际上看,中国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作为世界的重要的组装地,巨大的贸易不断的发生,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同时,针对中国贸易操控的职责也此消彼长,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此外,从国内来看,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整个中国经济进入到了换挡期,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经济频现疲态之势,各地区政府报告中都将加快转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地区的产业升级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其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前有未有的活力,使得中国的经济实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教育的投入也是表现出不惜余力。自实行高考以来,已经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研究此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说,近些年也有一批中国学者对于中国各行业的生产链长度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其中包括如何更加准确的去测度一国行业的生产链长度或者企业在全球生产链长度的不同位置,也有学者讨论了中国生产链长度与中国出口的关系,但是关于其中的机制阐述,尚未发现有从技能分布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的探讨能够丰富此类问题文献。从实际意义上说,在当今分工越来越明确的世界中,每个国家都在整个世界中扮演着其中的一环的角色,而这角色的分配影响着每个国家的自身利益。而角色的设定又是根据国家的不同情况与禀赋所共同决定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自身基础设施良好、技术先进,通过进口价值量较低的原材料,通过自身的技术加工改造,出口的则是技术含量较高、复杂度较高的产品,在整个生产链中获得较高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等条件,只能出口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获得较低的利益。因此,为了更好的阐述其中的背后逻辑与作用机制,本文将一国的生产链长度与一国的人员禀赋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能够很好的衡量并评价一国的要素禀赋如何影响一国的贸易利得,而分析的视角是基于国家各行业生产链长度进行相应的分析。
  本文通过利用WIOD数据库中1995—2011年国家间的投入产出表测度得到中国各行业的生产链长度,分析生产链长度、技能分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一、使用国家间的投入产出表与使用中国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的行业生产链长度变化趋势相一致;二、将生产链长度分解为产业间效应与产业内效应,中国行业的生产链长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产业内效应引起的,而只有在发生较大的外部冲击如金融危机时,产业间的效应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三、出口技术复杂度与生产链之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技能分布实现的,生产链长度越长的行业,对于高技能工人的需求较强,从而该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越高。中国应继续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投入与支持,对高精尖行业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同时,完善相应的居民福利制度,鼓励居民大胆消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