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副猪嗜血杆菌对替米考星野生型折点和药效学折点研究
【6h】

副猪嗜血杆菌对替米考星野生型折点和药效学折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2.1 折点的定义

1.2.2 制定折点的组织

1.2.3 制定折点的程序

1.2.4 野生型折点研究进展

1.2.5 PK/PD折点研究进展

1.2.6 临床折点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物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动物与菌种

2.4 菌种分离、鉴定与保存

2.5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6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2.7 PK/PD参数的选择

2.7.1 副猪嗜血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2.7.2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2.7.3 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杀菌曲线的绘制

2.8 替米考星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

2.8.1 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

2.8.2 替米考星在血浆中的药动学实验

2.9 替米考星在猪肺泡液中的药动学研究

2.9.1 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

2.9.2 猪肺泡灌洗

2.9.3 尿素氮检测

2.9.4 替米考星在肺泡液中的药动学实验

2.10 数据处理

2.11 药效学折点的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副猪嗜血杆菌鉴定结果

3.2 副猪嗜血杆菌MIC测定结果

3.3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3.4 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抗菌作用特点

3.4.1 副猪嗜血杆菌生长曲线

3.4.2 替米考星对SH0165的抑菌和杀菌活性

3.4.3 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杀菌曲线

3.5 替米考星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特点

3.5.1 定量方法学

3.5.2 替米考星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

3.6 替米考星在猪肺部的药动学特点

3.6.1 定量方法学

3.6.2 替米考星在猪肺部的药动学

3.7 药效学折点的制定

4 讨论

4.1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4.1.1 药敏试验测定方法

4.1.2 药敏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4.2 药效学折点的制定

4.2.1 药动学参数的选择

4.2.2 药动模型的选择

4.2.3 流动相的确定

4.2.4 样品提取方法的优化

4.2.5 猪麻醉方案的制定

4.2.6 肺泡灌洗技术的建立

4.2.7 药效学目标

4.2.8 替米考星在猪血浆和肺部的药动学

5 全文总结

6 文献综述:折点的制定和肺部药动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简介

研究生期间获得荣誉

拟发表文章

附录

展开▼

摘要

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引起猪的格拉泽氏病,表现为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和肺炎,发病特点多呈现地域特征,给全球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替米考星作为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药,对畜禽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替米考星吸收速度快,半衰期长,肺部浓度高等药动学特点,进一步促进了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但我国目前养殖业用药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耐药现象的产生,耐药监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耐药监测需要判定标准,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标准,主要参考CLSI中的折点,CLSI标准中并没有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折点规定。因此,为了监测耐药性产生,分析耐药现状和发展规律,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本课题参考CLSI中折点制定的方法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野生型折点和药效学折点,为折点的制定工作提供科学数据。
  1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使用PCR方法对收集的103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结果全部呈现阳性,证明细菌全部为副猪嗜血杆菌。使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对103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MIC测定,MIC50为1μg/mL,MIC90为4μg/mL。
  将测得的MIC数据进行以二为底的对数转化,并使用Sigmastat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P值为0.200,符合正态分布。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当模拟值N≤16时,模拟值与真值相差0株菌,差异最小。使用NORMINV函数分别设定野生型上限的概率为99.9%和下限的概率为0.1%,得到野生型分布范围为0.015μg/mL~16μg/mL。使用NORMDIST函数分别求出高于野生型上限的概率为0.18%,和低于野生型下限的概率为0.07%。根据规定,野生型折点为野生型分布的上限,所以制定野生型折点为16μg/mL。
  2、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作用特点
  根据副猪嗜血杆菌SH0165株MIC的测定结果,分别设定1/4MIC、1/2MIC、1MIC、2 MIC、4 MIC、8 MIC、32 MIC浓度的药物与细菌进行孵育,分别在0h、1h、2h、4h、8h、12h、24 h各取0.1mL,使用稀释法进行涂板计数。在36h对平板活菌数进行计数,以活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
  3、替米考星在猪血浆和肺部的药动学研究
  将12头健康仔猪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用来建立血浆药动模型,一组用来建立肺部药动模型,给药剂量都为40 mg/kg,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
  血浆药动组:分别在0.25 h、0.5 h、0.75 h、1h、2h、3h、4h、6h、8h、12h、24 h、36h、48 h、72 h、96 h采集血液2 mL,根据建立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对获得的药时数据进行拟合,采用的是有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得到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24=32.10μg·h/mL,Tmax=3.50 h,Cmax=1.73μg/mL。
  肺部药动组:根据制定的麻醉方案将动物麻醉,在给药前分别采集血液2mL,给药后分别在0.5 h、2h、4h、6h、8h、12h、24 h、36h、48 h、72 h、96 h通过肺泡灌洗技术注入50 mL生理盐水,并回收肺泡灌洗液,根据建立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检测灌洗液中药物浓度。另外检测灌洗液和血浆中尿素氮的浓度,结果表明,药物经过了约10倍稀释。使用Winnonlin软件对获得的药时数据进行拟合,采用的是非房室模型,得到的主要的药动学参数:AUC24=72.59μg·h/mL,Tmax=48 h,Cmax=4.72μg/mL。
  4、替米考星药效学折点的建立
  根据肺部药动获得的6头猪的AUC24数据:47.17μg·h/mL、93.76μg·h/mL、69.06μg·h/mL、75.57μg·h/mL、63.46μg· h/mL、86.50μg·h/mL。分别计算平均值为72.59μg·h/mL,标准差为16.69μg·h/mL。根据药动学参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使用Crystalball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出10000头份的AUC数据。将药效学目标设定为30h,分别计算不同MIC下AUC/MIC的达标率,当MIC为1μg/mL时,达标率为100%,当MIC为2μg/mL时,达标率为76%,根据规定,达标率不小于90%的最大MIC即为药效学折点,所以制定替米考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效学折点为1μg/mL。
  综上所述,本课题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对替米考星的野生型折点。完善了动物肺泡灌洗技术,首次建立了替米考星在猪肺部的药动学模型。为动物肺部药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为副猪嗜血杆菌对替米考星折点的建立提供了科学可信的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