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影响因素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6h】

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影响因素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之处

2 农超对接模式的理论分析

2.1 农超对接理论分析

2.2 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模式的理论分析

2.3 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的理论基础

3 合作社视角下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的基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模式初见成效

3.2 合作社视角下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发展的有利条件

3.3 合作社视角下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的主要问题

4 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模式的主要影响指标

4.3 数据来源

4.4 数据描述性统计

4.5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4.6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 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发展策略研究

5.1 增强合作社与超市间的交互能力

5.2 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5.3 提高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水平

5.4 改善农产品的利益分配格局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陆续出现农户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例如水果蔬菜等严重滞销的现象,但是相反城镇居民却反映蔬菜、水果等价格逐渐涨高。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就是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户品供需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导致食品的安全难以有效控制,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我国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超对接”的试点工作,从而推进“农超对接”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农超对接”这一新型供应链模式和农产品流通模式在试点工作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各个省市也积极地推动“农超对接”。辽宁省抚顺市自从2009年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以来,“农超对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归纳“农超对接”的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原理,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即合作社视角下“农超对接”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为该主题的研究指出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侧重点。之后笔者通过理论分析分别从供应链角度、交易成本角度以及消费者的收入与品质要求角度研究“农超对接”,为后续的影响因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把“农超对接”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为交互能力、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的品质、利益以及分配情况、物流运送能力这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又逐渐细化成二级指标。通过实际的问卷调查统计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的对接现状,并统计相关数据,之后通过SPSS对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影响辽宁省抚顺市“农超对接”的主要客观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等级排序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