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狂犬病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6h】

狂犬病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前言

1.1狂犬病流行病学

1.2狂犬病临床特点

1.3狂犬病病理过程

1.4狂犬病病原学

1.5狂犬病防治措施

1.6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及应用

1.7 ELISA方法

1.8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RABV 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1材料

2.2方法

2.3结果

2.4讨论及结论

第三部分RABV 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3.1材料

3.2方法

3.3结果

3.4讨论与结论

4.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发的人兽共患病,其发病后死亡率高达100%。目前没有有效治疗狂犬病的方法,所以狂犬病的诊断十分重要。RABV有5个结构蛋白,其中糖蛋白(G)是唯一暴露在病毒表面的结构蛋白,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旨在制备出G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应用进行初步探索。
  1、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本研究首先用纯化的狂犬病病毒SAD株的全病毒蛋白(RABV全蛋白)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三次免疫后用构建的真核质粒pcDNA3.1-G进行加强免疫,待小鼠血清中G蛋白抗体水平达到要求后,进行PEG法细胞融合。经过间接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筛选杂交瘤细胞后,获得4株G蛋白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6C3、6D1、6D12、6F3。其中6C3株为中和性抗体,滴度为53.3 IU/mL;用间接ELISA法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效价分别为28、210、28、29,腹水效价分别为106、106、105、105;用小鼠抗体亚类鉴定试剂盒测得抗体亚型均为IgG2a(κ);用非竞争ELISA法测得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5.2×108、1.7×108、6.1×107、5.0×108;用Western-blot法测得4株单抗与犬副流感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用IFA法测得4株单抗可以识别RABV固定毒株(LBNSE、B2c和CVS-11)和野毒株(DRV-AH-08和DRV-SX-15);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分别从腹水中纯化4株单抗,SDS-PAGE检测可见高纯度轻链(25 KD)和重链(50 KD);BCA法测定4株抗体浓度分别是1.79 mg/mL、1.52 mg/mL、1.03 mg/mL和1.34 mg/mL。
  2、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将6C3株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即 HRP-G,浓度为1.0 mg/mL,标记率为47%。间接ELISA工作浓度为2.0μg/mL;Western-blot工作浓度为0.25μg/mL。经过配对试验测得包被抗体为6F3,其包被浓度为3.35μg/mL,包被条件为4℃过夜;封闭液为5%脱脂奶粉,封闭条件为37℃孵育2 h;抗原反应条件为37℃孵育1 h;检测抗体为HRP-G,工作浓度为5.0μg/mL,工作条件为37℃孵育1 h;底物反应时间为15 min。
  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到能稳定分泌抗RABV 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4株,其中6C3株为中和抗体,将其进行HRP标记,并进行了双抗夹心ELISA方法建立的初步探究,为狂犬病毒的抗原检测方法和G蛋白相关的研究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