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基因聚合影响番茄抗坏血酸含量的研究
【6h】

转基因聚合影响番茄抗坏血酸含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植物抗坏血酸的研究进展

1.2.1 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

1.2.2 抗坏血酸的合成途径

1.2.3 植物抗坏血酸的氧化

1.2.4 植物抗坏血酸的循环再生

1.2.5 植物抗坏血酸生物合成的调控

1.2.6 植物抗坏血酸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基因聚合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DNA提取

2.4 RNA提取及反转录

2.5 qRT-PCR分析

2.6 转基因聚合植株的PCR检测

2.7 AsA含量的测定

2.8 聚合植株的氧化胁迫

2.7 AsA合成前体的饲喂

2.8 酶活的测定

2.9 叶柄、果柄卸载液的AsA测定

2.10 AgNO3染色法对AsA的化学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基因聚合植株的获得与目的基因的阳性检测

3.2 转基因聚合植株的的叶片中AsA含量的分析

3.2.2 GalUR×MIOX聚合植株的叶片中AsA含量的分析

3.2.3 MDHAR×DHAR聚合植株的叶片中AsA含量的分析

3.2.4 六价聚合植株的叶片中AsA含量的分析

3.3 转基因聚合植株的的果实中AsA含量的分析

3.3.2 GalUR×MIOX聚合植株的果实中AsA含量的分析

3.3.3 MDHAR×DHAR聚合植株的果实中AsA含量的分析

3.4 转基因聚合植株在发育过程中As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3.4.3 MDHAR×DHAR植株果实红熟期中As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3.4.4 六价聚合植株的叶片中As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3.6 转基因聚合植株饲喂AsA合成前体的AsA含量分析

3.7 转基因聚合植株的AsA合成对光周期的响应

3.8 转基因聚合相关酶活的测定

3.9 转基因聚合植株对AsA转运的影响

3.9.1 果柄和叶柄以及其韧皮部卸载液AsA含量

3.9.2 饲喂AsA后AsA的化学组织定位

3.10 转基因聚合植株提高对氧化逆境胁迫的抗性

3.11 转基因聚合植株改变番茄植株的农艺性状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sA)是动物和植物都必须的重要代谢物之一。在植物中它是能够清除活性氧的抗氧化物,参与很多代谢过程。在人体中,AsA可以清除体内各种代谢反应产生的自由基,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然而人类进化过程中丧失了合成AsA的能力,必须通过食物摄取体内所需的As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植物学果实研究的重要的模式植物,且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因此,番茄抗坏血酸的研究在营养品质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成为了科研者研究的重点。
  目前,AsA合成的几条途径已经研究较为清晰,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分别被克隆并鉴定了其功能。植物中大部分性状都是由多基因决定并调控的,其中AsA含量也是多基因决定的。之前有报道将多个基因聚合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抗病性以及氨基酸的含量等,但是,还没有基因聚合在抗坏血酸方面应用的研究。本课题是将实验室已保存的AsA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超量转基因系进行聚合杂交,通过生理生化实验来研究转基因聚合对番茄中AsA含量的影响。本课题的主要结果如下:
  1、将实验室保存的GMP、GME、GGP、GPP、GalUR、MIOX、DHAR和DHAR超量转基因植株聚合杂交得到二价聚合植株GMP×GME、GGP×GPP、GalUR× MIOX、MDHAR×DHAR和四价聚合植株GMP× GME×G GP×GPP,六价聚合植株GMP×GME×GGP×GPP× MDHAR× DHAR,并且通过阳性检测,筛选到具有目的基因的植株。
  2、应用TCA抽提AsA的方法,测定了对照Ailsa Criag(AC)与单价转基因以及聚合植株的抗坏血酸含量,结果表明,在叶片中聚合植株与AC相比,AsA含量显著性增加,而在果实中除GGP×GPP植株没有显著性变化,其他聚合植株的AsA积累均显著性增加。应用qPCR对聚合植株中As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除GMP×GME×GGP×GPP的叶片中AsA的合成基因和代谢基因受到抑制外其他聚合植株在叶片和果实中的合成代谢基因均呈上调表达,说明了聚合杂交导致多基因多点调控AsA,最终增加了AsA的含量。
  3、通过对在16h光照/8h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的一个月苗龄的植株叶片进行测定AsA含量来分析聚合植株在光诱导下的规律,结果说明,聚合植株对光更加敏感,使聚合植株在此期间内的波动振幅变大,但是AsA含量随昼夜变化的趋势是没有改变。同时,通过AsA合成前体的饲喂试验发现,由于在叶片和果实中植株通过不同的合成途径合成AsA,在叶片中,主要是D-甘露糖/L-半乳糖途径合成AsA,而在果实中聚合植株GMP×GME、GMP×GME×GGP×GPP在果实中三条途径都同时发挥作用合成AsA,使得聚合植株的AsA的含量增加,GGP×GPP聚合植株则只是由D-甘露糖/L-半乳糖途径合成AsA,导致AsA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
  4、通过对AsA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酶GMP、GalUR酶的活性测定,发现聚合植株中这两个酶都显著性的增加,说明转基因聚合增强了关键合成酶的酶活力,从而提高了AsA的积累。同时,通过甲基紫精模拟氧化胁迫,对叶绿素、丙二醛以及H2O2的检测说明,聚合植株也增强了对氧化逆境的抗性。
  5、为了探究聚合植株中源与库的关系,我们通过对叶柄和果柄以及其卸载液的AsA含量测定,聚合植株与对照AC相比果柄中的AsA含量显著性增加,结合聚合植株绿熟期的果实饲喂AsA与AgNO3组织定位的结果显示,聚合植株相比对照增强了AsA的转运能力。同时,聚合植株也改变了植株很多农艺性状,果实的形状和重量,茎粗,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