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铃薯无茎系野生种抗寒性评价与利用
【6h】

马铃薯无茎系野生种抗寒性评价与利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进展

1.2.1 马铃薯野生种及利用

1.2.2 马铃薯无茎系及其利用

1.3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繁殖与种植

2.2.2 抗寒能力鉴定

2.2.3 杂种鉴定

2.2.4 倍性鉴定

2.2.5 农艺性状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马铃薯无茎系野生种抗寒性评价及农艺性状统计

3.1.1 马铃薯无茎系野生种抗寒性评价

3.1.2 马铃薯无茎系野生种农艺性状评价

3.2 无茎系杂交后代抗寒性评价及农艺性状统计

3.2.1 马铃薯无茎系野生种抗寒分离群体获得

3.2.2 FT033群体后代杂种鉴定

3.2.3 FT033群体后代倍性鉴定

3.2.4 FT033群体株系抗寒能力鉴定

3.2.5 FT033群体主要农艺性状观察统计

4 讨论

4.1 无茎系野生种间的异同

4.2 马铃薯抗寒能力遗传特性

4.3 J101K27配子分离规律

4.4 抗寒育种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马铃薯作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铃薯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低温霜冻的威胁,而马铃薯栽培种中没有抗性资源,因此挖掘抗寒种质资源意义重大。马铃薯无茎系中多个野生种均具有强抗寒能力的株系存在,加强对无茎系野生种的抗寒能力评价和利用,将为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无茎系的3个野生种63个株系为材料,系统地评价了无茎系的抗寒性,并通过有性杂交,创制了具有无茎系血缘的抗寒育种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有:
  1.对马铃薯无茎系的3个野生种S.acaule(S.acl)、S.albicans(S.alb)、S.×aemulans(S.×aem)的18个accessions共计63个株系,及部分S.acl株系2000多个自交后代的抗寒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部的63个株系均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S.alb、S.×aem的部分株系有一定的驯化能力,部分株系的驯化能力可达2℃;S.acl株系的2000多个自交后代后代中均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寒能力,未出现明显的分离。而对3个野生种的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表明,3个野生种生长势和结薯等能力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生长势都比较的弱,没有直立的主茎,叶片较小,薯块很小等;相对而言,六倍体野生种S.alb的植株长势和结薯能力都要略强于两个四倍体野生种。
  2.以四倍体株系AEM669-4为母本,与五倍体亲本J101K27杂交,创制了新的抗寒杂交组合FT033,倍性鉴定结果显示杂种后代均为三倍体;抗寒鉴定显示该群体后代株系的抗寒能力介于双亲之间,但整体更加偏向于抗性亲本AEM669-4,且部分株系中存在一定的驯化能力,驯化能力高的可达2℃;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统计表明杂种后代的生长势大部分介于双亲之间,整体偏向与亲本J101K27,部分株系生长甚至超过J101K27;而在结薯表型方面,群体株系的结薯能力包括单株薯重,单薯结薯数以及单薯重均介于双亲之间,其中单株薯重和单薯重整体偏向于亲本J101K27。这表明该群体中的大部分株系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而且农艺性状也符合育种目标,可作为抗寒育种中间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