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掺杂氧化锌的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
【6h】

掺杂氧化锌的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

代理获取

摘要

由于稀磁半导体材料同时具备电子电荷属性和自旋属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材料被许多科学家广泛关注。特别是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宽禁带、高激子结合能等综合性能已成为近期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借助计算机模拟,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寻求掺杂对ZnO体系铁磁性能的影响和掺杂体系的传导机理,从单掺杂和共掺杂两个方面对掺杂ZnO半导体的电子结构理论计算研究。
   首先,计算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全势线形缀加平面波(FP-LAPW)的方法。通过对Cr单掺杂ZnO体系的计算指出了随着Cr的掺杂,决定带隙宽度的导带底的位置下降,同时价带顶的位置上升,从而导致了带隙的消失。由于存在双交换作用,使得掺杂体系具有铁磁性。
   其次,通过对Li掺杂ZnO体系的计算,指出了Li掺杂ZnO体系中,LiZn与Lii相互补偿作用比较强烈,其中LiZn缺陷是p型传导,Lii缺陷会对p型传导起消极作用。
   最后,通过对(Li,N)双受主共掺杂ZnO体系的计算,指出了该体系中(Lii-NO)缺陷的总能量最小,比起LiZn,Lii缺陷更倾向于和NO缺陷相互补偿。P型传导的主要来源依然是LiZn缺陷,NO缺陷虽然也为p型传导,但是由于其能够有效的补偿消极Lii缺陷,而对体系的p型传导直接贡献不大。
   本文对Cr掺杂的磁性起源和Li,N共掺杂体系的传导机制的解释将为p型ZnO应用研究奠定很好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