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退出方式研究
【6h】

国有企业退出方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2 国有企业退出的原因及方式

2.1 国有企业退出的一般性原因

2.2 中国国有企业退出的原因

2.3 国有企业退出方式分析:一个理论框架

3 “公开出售”方式

3.1 “公开出售”方式的含义

3.2 “公开出售”方式的公平性

3.3 “公开出售”后企业的经营效率

3.4 使用“公开出售”方式的限制条件

3.5 案例分析1:俄罗斯的“小私有化”

3.6 案例分析2:匈牙利的“外资私有化”

3.7 小结

4 “内部人优先购买”方式

4.1 “内部人优先购买”方式的含义

4.2 “内部人优先购买”方式的公平性

4.3 “内部人优先购买”后企业的经营效率

4.4 案例分析:波兰的“雇员持股制”

4.5 小结

5 “股票无偿分配”方式

5.1 “股票无偿分配”方式的含义

5.2 “股票无偿分配”方式的公平性

5.3 “股票无偿分配”后企业的经营效率

5.4 案例分析1:捷克的“大众私有化”

5.5 案例分析2:俄罗斯的“证券私有化”

5.6 小结

6 股东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6.1 股票市场与制度变量

6.2 外部小股东与外部大股东的博弈行为分析

6.3 内部大股东与外部大股东的演化博弈分析

7 中国国有企业的退出方式

7.1 国有企业退出方式的比较

7.2 中国国有企业退出的实际条件

7.3 中国国有企业退出的具体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国有资产持续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连续多年实现盈利的高速增长,甚至不少大型国企进入了全球500强的榜单。然而,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经营效率、收入分配方式及其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却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运转良好,下一步要解决的主要是激励和监督的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利润来自于垄断和政策支持,员工收入过高,利润没有全民分享,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打破垄断和落实国有企业的产权。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国有企业的性质、委托—代理关系、产权制度决定了其不适于参与市场竞争。就中国的特殊性来说,中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收入分配、与公权力的关系及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其应该退出非公共领域。
  国有企业退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公开出售”、“内部人优先购买”和“股票无偿分配”。国有企业的退出过程就是一个国有资产重新分配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应该从公平性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国有资产的重新分配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而不同的所有权初始配置会带来不同的效率结果。本文以方差来度量国有资产分配的公平性,并在Edwards and Weichenrieder(1999)提出的模型以及La Porta等人(2002)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比较各种所有权结构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公开出售”方式并没有直接分配国有资产,而是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间接分配,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做到国有资产的分配完全平均,但远好于“内部人优先购买”方式。“公开出售”后企业转变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传统企业,其经营效率是最高的。“内部人优先购买”方式的公平性最低,其中,“管理层购买”方式的经营效率较高,“员工集体购买”方式的经营效率很低,与“股票无偿分配”方式大致相当。“股票无偿分配”做到了完全平均分配,是最公平的国有企业退出方式。
  制度的改善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一个是外部股东监督水平的提高,另一个是通过对小股东的保护使得交易费用降低、股权的流动性得到加强。国有企业退出以后,股票市场上主要由外部小股东和外部大股东组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外部大股东对外部小股东的利益侵犯。当股权通过市场交易逐渐集中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防止内部大股东和外部大股东的合谋。避免和缓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中国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于大型国有企业退出非公共领域,鉴于中国目前财政收入充裕,股票市场稳步发展,本文在借鉴捷克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改进的“股票无偿分配”退出方式,并给出了中国国有企业如何退出的具体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严正;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西方经济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卫东;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1;
  •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民经济; 退出机制; 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