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AND Flash控制器中BCH编译码器的设计与硬件实现
【6h】

NAND Flash控制器中BCH编译码器的设计与硬件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NAND Flash简介及其ECC发展和现状

1.3 BCH码简介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BCH码的理论基础

2.1 有限域的概念

2.2 BCH纠错码基本理论

2.3 BCH纠错码编码原理

2.4 BCH纠错码译码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BCH编码器设计

3.1 BCH码的参数设计

3.2 BCH编码器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BCH译码器设计

4.1 分组预取译码

4.2 BCH译码器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BCH编译码器的仿真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环境

5.2 BCH编码器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BCH译码器测试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全文总结

6.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NANDFlash是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具有很高的存储密度,写入和擦除速度较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和其他存储设备。目前NANDFlash的架构已经从SLC发展到MLC甚至是TLC,NANDFlash的制造工艺发展到25nm甚至是20nm的水平,这意味着NANDFlash中发生随机错误的几率越来越大,因此,NANDFlash设备中需要有更强纠错能力的ECC算法。
  BCH码是一种循环线性分组码,它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能纠正多位随机错误,而且,其构造简单,易于实现,因此,在纠错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为了纠正NANDFlash芯片中发生的错误,本文设计了能够纠正1K字节数据中32位随机错误的BCH码,并硬件实现了该BCH码的编译码器。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BCH码编译码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电路。首先从BCH码的数学理论基础推导出本文采用的BCH码的生成多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位并行BCH编码器,针对并行编码器的组合逻辑部分在码长较长时比较复杂,采用子表达式共享和树型结构优化了组合逻辑部分。然后重点研究了BCH码的译码算法,采用分组预取译码的方法,在译码器中引入了流水结构,能够提高BCH译码器的译码效率。针对BCH译码的三个过程:伴随式计算、错误位置多项式求解和Chien搜索算法,分别设计了并行处理电路。最后,通过Modelsim仿真和C编译码程序计算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BCH编译码器,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BCH编译码器能够纠正1K字节中32位以内的随机错误,达到设计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