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理论阐释和体系建构
【6h】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理论阐释和体系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公共服务的理论源流:发展过程与流派

2.1 创立期:概念的形成

2.2 发展与成熟期:公共经济学

2.3 反思与改革期:公共行政学

2.4 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3 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理论与实践

3.1 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起源

3.2 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模式

3.3 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建设的基本经验

4 广播公共服务的理论架构

4.1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

4.2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

4.3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实现模式

5 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

5.1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覆盖体系

5.2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体系

5.3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内容服务体系

5.4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管理和评估体系

6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变革与发展

6.1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的社会语境

6.2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6.3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政府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转型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广播电视事业,本应是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却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呈现日益弱化的态势。本文希冀通过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这一概念的理论阐释,国内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践的经验总结,为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建议。
  论文围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这一论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公共服务的理论源流,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欧美模式,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理论架构与阐释,以及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并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变革与发展做了前瞻性研究。
  论文首先对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过程与流派进行了梳理,从创立时期的新历史学派、社会改良主义、法国公法学派,到发展与成熟期的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以至反思和变革期的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延伸到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理论等,对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观点及其与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化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为后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理论的阐释奠定了基础。
  公共服务广播电视从欧洲起源,发展到美国、日本等国家,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运作模式。本文从体制、资金来源、内容及管理四个方面对各国的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中国特色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参照和借鉴的样本。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绝非同一概念,前者是一种职能,后者是一种体制,本文对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实践模式进行详尽分析,并非意味着要照搬西方公共服务广播电视体制,而是要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使现有的广播电视事业能够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论文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基本涵义和类型都进行了界定,并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实现模式方面对其展开了理论阐释。不仅厘清了这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也是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中,首次将这一理论作了较为清晰和完整的呈现。
  在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对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图构建出中国特色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实现模式,包括其体制机制体系、内容服务体系和管理评估体系等。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社会语境的不断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也逐渐呈现出新的态势,对于如何顺应形势的发展,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转型升级,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