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入院时血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
【6h】

入院时血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2. 方法

结果

1. 临床资料

2. 不同血压水平患者入院后夹层分型、治疗方式及病死率情况

3. 影响住院期间病死率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主 动 脉 夹 层 治 疗 现 状

References:

致谢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1年我院住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5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A型198例,StanfordB型382例。根据入院时血压水平分为5组:A组:90-119/60-79mmHg(107例),B组:120-139/80-90mmHg(121例),C组:140-159/90-99mmHg(140例),D组:160-179/100-109mmHg(107例),≥E组180mmHg(105例)。分别记录各组患者中各型主动脉夹层的例数、治疗方式及出院时的死亡例数。结果:5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tanfordA型患者比例较其他组高,Marfan综合征比例较其他组高,平均年龄较其他组小,入院时平均心率较其他组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比例较其他组高(均P<0.01)。D与E组患者入院时具有疼痛症状患者的比例较高其他组,StanfordB型患者比例较其他组高,接受介入治疗比例较高(均P<0.01)。580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87例(15%),A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较其他组高(p<0.01)。除A组外,E组死亡率较B、C、D组低(P<0.05),后三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入院时的血压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降低。结论:入院时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相对低的血压(<120/80mmHg)及相对较高的血压(>160/100mmHg)对夹层的分型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血压较高的患者入院时症状较明显,治疗较及时,StanfordB型患者比例较高,接受介入治疗患者比例较高,从而能够降低总的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