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复兴与刻写研究——基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四村寨的讨论
【6h】

民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复兴与刻写研究——基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四村寨的讨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梳理

1.3 研究设计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

2 旅游背景下的传统复兴

2.1重大节日的复兴--以吃新节为例

2.2传统生活方式的重现

2.3涂色的“吊脚楼”

2.4 村寨传统权威的重现

2.5小结:“互视”的复兴

3 旅游背景下以传统为向度的刻写

3.1采借传统式的刻写

3.2旅游下的好客“刻写”

3.3服饰的刻写

3.4有关“苗王”的刻写

3.5小结

4 旅游背景下以现代为向度的刻写

4.1旅游服务中的现代刻写

4.2卫生上的现代刻写

4.3社会管理上的现代刻写

4.4 传统歌舞形式上的现代刻写

4.5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本文的主要结论

5.2讨论

5.3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 录一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地区及具体村寨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热门也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相形之下,对民族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出现的文化的时空形态上变迁这一问题的关注则非常少。基于此,本文将以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西江、朗德上寨、岜沙等村寨为研究地点,在概述其开发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描述和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形态出现的形态上变化,特别是时空形态上变化和叠合现象,即文化形态上开始呈现传统复兴的状况,以及向着传统和现代两个向度上出现的刻写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生的动力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本文基于调研团队在2011年7月对黔东南地区的西江苗寨、郎德上寨、岜沙苗寨、乌当布依寨等民族旅游开发较好的民族聚居村寨的田野调查,发现:1、随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深入和其携带的各种现代因素的进入,民族文化村落在形态上已然发生了程度非常大的改变,或者说已经不存在地方性、原真性意义单向度的文化形态,而呈现一种“文化形态时空叠合”的现象,从形态外表而言简要的可以概括为:传统文化形式的复兴、在想象的基础上以传统为向度的刻写状态和以现代为向度的刻写状态;2、当下民族村寨之所以呈现出空间形态上的复杂化,或混杂化,是一个多重主体“视域”下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经常忽略的原因是城市现代社会的游客对“我们怕”风险感知的修补;3、不可一味沉溺于传统的价值的想象和原真性的“美的体现”追求之中,当下要在“好古”的同时,也要“厚今”,尊重当下的文化变迁之态和社会文化现状,不能一味站在“遥远的少数民族”去想象并刻写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传统,将其归类于现代之外,亦不可以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来苛求民族传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