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碳链醇作油脂浸出溶剂的工艺研究
【6h】

短碳链醇作油脂浸出溶剂的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已正式将浸出用的正己烷列为189项污染空气有害物质之一,认定人体暴露于正己烷蒸汽下,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神经细胞,在溶剂选择方面现今主要侧重于以下两种溶剂:其一是短碳链醇类(乙醇与异丙醇),其二为正己烷以外短侧链烃类化合物。然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更倾向于采用短碳链醇类作为新的浸出用溶剂。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紫苏油和菜籽油在不同浓度的乙醇、异丙醇中的溶解度,为下面的浸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异丙醇萃取乙醚脱脂过的紫苏粕和菜籽粕,测定萃取液中单宁、植酸、硫甙的含量,试验结果说明两种短碳链醇均能够有效降低粕中单宁、硫甙的含量,但植酸含量未有明显降低。在温度为78℃的条件下,用90%乙醇和87.7%异丙醇作为溶剂对紫苏饼进行浸出,最终所得浸出粕能够由原料的含油率8.2%降低至浸出粕中的1%以下,粕中单宁能够得到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富集到50%以上,但植酸未见降低。 在温度为66℃的条件下,用无水甲醇对菜籽饼进行浸出后,最终仅能够使原料含油率18.2%下降至粕中残油率为4%左右,浸出效果较差,但硫甙脱除效果明显。 在温度为78℃的条件下,用95%乙醇和87.7%异丙醇作为溶剂对菜籽饼进行浸出后,最终所得浸出粕能够由原料的含油率18.2%降低至浸出粕中的1.5%左右,浸出粕中单宁和硫甙含量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富集到46%左右,但粕中植酸含量未见下降。 在温度为78℃的条件下,用90%乙醇和87.7%异丙醇浸出紫苏饼,用87.7%异丙醇浸出菜籽饼后,由于前几次浸出混合油浓度较高,可采用冷却分层的方法回收溶剂,分层后上相含油量均在4%以下,下相油脂浓度在95%以上,继续进行蒸发或汽提,只需耗用较小热量即可得到浸出毛油。由于分层后的上相含油量较低,可以直接用于原料的浸出。后几次的浸出混合油由于浓度太低,不能够明显冷却分层,但也可直接用于原料的浸出。因此采用低温冷却分层的方法回收溶剂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著录项

  • 作者

    余华峰;

  • 作者单位

    武汉工业学院;

  • 授予单位 武汉工业学院;
  • 学科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大川;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制油工艺;
  • 关键词

    短碳链醇; 油脂浸出; 浸出用溶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