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研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6h】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研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 略 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盐酸罗匹尼罗的研究进展

3 鼻腔给药系统

4 选题依据、意义

第一章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处方筛选

1 仪器与材料

2 处方筛选

3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制备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鼻黏膜毒性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

第四章 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

3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性

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制备一种质量可控、工艺简单的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并考察其鼻腔给药后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首先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剂型的特点,从溶液pH值、吸收促进剂和防腐剂的选择等三方面进行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处方研究。根据药物溶液在不同pH缓冲液的稳定性,确定制剂的pH值范围;利用扩散池模型研究药物浓度和不同种类的吸收促进剂对药物跨牛鼻黏膜的渗透速率的影响,确定制剂中吸收促进剂的种类;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抑菌剂(防腐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确定防腐剂的浓度。然后,以蟾蜍上腭黏膜为模型,考察对纤毛持续运动时间和黏膜形态的影响,确定药物和不同种类的抑菌剂对鼻黏膜毒性的影响。按照处方组分和工艺制备了三批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初步制定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最后,比较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鼻腔给药、盐酸罗匹尼罗溶液灌胃给药、静脉注射给药后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并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了鼻腔喷雾剂鼻腔给药后在比格犬脑内药动学,用LC-MS/MS法测定血浆和透析液的药物浓度,利用DAS.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
  药物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40℃)放置5天和10天后,在各pH条件下都比较稳定,在高温(60℃)放置5天和10天后,在pH值低于5.5时药物的百分含量不低于95%,比较稳定;结合鼻腔耐受的pH值,最终确定制剂的pH范围为4.5-5.5。体外扩散试验结果表明:药物跨牛鼻黏膜的渗透速率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入浆膜侧。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壳聚糖没有显著增加药物的渗透速率,但药物本身具有很好的跨膜渗透系数。抑菌效力试验结果表明:0.01%苯扎氯铵溶液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黒曲霉的生长,符合二类制剂抑菌效力标准。纤毛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药物溶液和0.01%苯扎氯铵溶液对纤毛持续运动时间和黏膜形态没有显著性差异,而0.5%三氯叔丁醇显著缩短了纤毛持续运动时间,并对黏膜形态有一定损害。在研究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质量标准时,建立了灵敏、专属性强、满足制剂分析要求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血浆药动学结果表明鼻腔给药和灌胃给药的峰浓度和达峰时间分别为4.61ng/mL、2.39ng/mL和15min、30min,对灌胃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89.62%,鼻腔给药提高了峰浓度并缩短了达峰时间,显著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鼻腔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结果表明药物在血浆和脑组织的峰浓度和达峰时间分别为18.87ng/mL、11.08ng/mL和30min、60min,鼻腔给药后在各个时间点在脑组织中都检测到游离药物浓度且AUCbrain是AUCplasma的65.3%,说明药物鼻腔给药后易进入脑内。
  本研究制备的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质量可控、工艺简单,起效迅速、相对生物利用度高,且对鼻腔黏膜无毒性,适宜鼻腔给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