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民粹主义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探析——对网易重庆“打黑治警”典型案例的跟帖分析
【6h】

网络民粹主义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探析——对网易重庆“打黑治警”典型案例的跟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相关研究综述

2 研究设计

2.1研究思路

2.2基本理论

2.3核心概念

2.4研究方法

3 案例解析:“打黑治警”与网络民粹主义

3.1引子:前情概览

3.2案例一:对“打黑治警”的怀念与肯定

3.3案例二:对重庆警察涉嫌刑讯逼供的审判

3.4小结

4 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

4.1关键点回顾:重庆“打黑”漩涡

4.2转型期社会分化加剧

4.3网络舆论环境及网络表达特点的促成

4.4网民的心态特征及群体心理基础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空间的网民群体也日渐壮大,潜藏于大众的民粹主义情绪在网络空间得到释放,形成具有独特表达形式的网络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依托于新的传播媒介对现实社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网络舆论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百度核心词搜索及定向站点搜索从网易新闻门户网站选取了“民众对打黑治警的怀念与肯定”和“对重庆警察涉嫌刑讯逼供的审判”这两个典型案例,并对跟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选取热门跟帖的前20条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搜集到的跟帖,我们发现网民针对新闻原帖的评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民粹主义倾向,具有人民至上性、反对精英主义、道德至上性、崇拜卡里斯马式领袖及群体非理性的特点。尽管如此,当讨论话题转换,网民的表达亦随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其内容既有可能与法律话语相冲突,也可能与法律话语相兼容,体现了民粹主义的道德话语与法律话语之间的张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桑斯坦的群体极化理论和“无结构化群众”理论从国家、媒介、网民这三大维度对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详细分析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状况、网络舆情环境及网络表达特点、民众心态特征及群体心理对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