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青年信仰论
【6h】

当代青年信仰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

1.3 本文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2 信仰的概述

2.1 何谓信仰

2.2 信仰的形态

2.3 信仰的功能

2.4 信仰的运动与危机

3 青年信仰状况及其影响

3.1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信仰的演化发展

3.2 青年信仰的现实状况

3.3 青年信仰危机的表现特征

3.4 青年信仰危机的负面效应

4 青年信仰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4.1 信仰危机的实质意涵

4.2 看不见的精神秩序:信仰危机的社会根源

4.3 看不清的自我:信仰危机的主体心理因素

5 青年信仰发展的价值旨归

5.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及其价值指向

5.2 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时代意义

5.3 青年信仰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旨归

6 青年信仰建构的实践路径

6.1 青年信仰建构之环境陶染

6.2 青年信仰建构之教育引导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展开▼

摘要

信仰作为一种在终极价值取向上牵导人们生活的精神力量,在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自身发展中不可或缺。信仰困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身处一个“信仰之惑”的时代,面对多元价值冲突,价值的困惑和信仰的迷失在青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当代青年信仰”,是一个有关人学和价值观的哲学理论课题,也是一个有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实践问题。本文以信仰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为逻辑起点,以当代青年信仰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明晰当代青年信仰演化的历史脉络、现实状况、表现特征、影响效应以及危机的实质与成因;通过分析青年信仰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回顾中国青年信仰的百年发展历程,揭示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的历史逻辑和价值旨归;通过探索环境陶染与教育引导的现实路径,促进当代青年信仰的建构与自我建构。文章的结构、纲要如下。
  一是信仰的概述。通过信仰的涵义与特性的阐释,回答了“何谓信仰”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宗教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以及个人人生信仰、社会理想信仰来展现信仰的主要表现形态;从信仰提供关怀、塑造人格,凝聚人心、控制秩序两个方面,释析了信仰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信仰在时空维度的传播,分析信仰危机发生、发展的外部动力,从信仰-危机-信仰的双向对逆运行规律,揭示信仰危机的内在机制,认识信仰危机的必然与重建可能。
  二是青年信仰状况及其影响。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信仰的演化历程:1980年代政治信仰迷茫、1990年代人生信仰目标实利化、21世纪以来价值多元混乱中的信仰呼唤;其次,把握青年信仰危机的现实状况:以青年学生群体为样本,考察青年信仰的知、情、意等心态状况,及其政治、道德与法律、宗教、民族文化等多类具体信仰状况;第三,总结青年信仰危机的表现特征:信仰的个人化与多元化、信仰的世俗化与功利化、信仰的宗教化与非理性化、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双重失落;第四,分析青年信仰危机的负面效应:对个体精神能力发展、人生实践以及社会和谐进步都有消极影响。
  三是青年信仰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其一,青年信仰危机,实质上是多元价值冲突中一元化价值选择模式的失效,是传统信仰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旧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新传统)的双重失落。其二,信仰危机的社会根源:政治上,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深化了共产主义信仰危机,腐败问题导致政治信仰失落;经济上,市场经济的物役性带来人生信仰迷茫,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导致道德信仰崩塌;文化上,权力至上的传统文化不利法律信仰确立,宗教文化热潮引发宗教信仰热,西方政治制度文化渗透动摇了政治信仰,多元文化冲击下民族文化信仰式微;教育上,教育工具化导致意义失落,德育智育化带来信仰世俗化;其三,信仰危机的主体心理因素:自我意识偏差与信仰非理性化、理性水平不足与信仰个人化之间有着内在关联。
  四是青年信仰发展的价值旨归。其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及其价值指向:当前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潮,与西方“意识形态终结”思潮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反思社会主义的规定性与最高价值,将意识形态作用机制转移到核心价值观建设上来,实现了由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方式向以文化为主的的方式转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多元文化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公众信仰,增强意识形态的价值自信和精神凝聚;其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质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价值的信仰,信仰观念的偏误是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认识根源。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特性,对当代青年信仰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其三,青年信仰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旨归:百年来几代青年信仰之路揭示了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的历史逻辑;当代青年在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步确立道德、法律、政治、民族文化等生活信仰,在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运动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关怀。
  五是青年信仰建构的实践路径。一方面,通过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促进青年在环境中习染政治信仰、法律信仰、道德信仰、民族文化信仰等,同时包容宗教文化,引导宗教信仰的社会适应,以共产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青年人生信仰的升华。另一方面,通过反思现状与汲取西方经验,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信仰教育模式,促进青年信仰的建构与自我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