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汉平原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的关系研究
【6h】

江汉平原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全文缩写词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 .1 数据来源

1 .2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

2 .1.1时间分布

2 .1.2人群分布

2 .2气象因素

2 .2.1每日气象因素基本情况

2 .2.2气象因素的Spearman相关分析

2 .3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2 .3. 1 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2 .3. 2 分层分析

2 .3. 3 阈值效应分析

2 .3. 4 效应值合并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活动与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手足口病是中国儿童中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气象因素可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病,但各地研究的结论并不相同,显示出影响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江汉平原地区的天门市、洪湖市、监利县三个城市2010-2015年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寻找影响手足口病流行的气象因素,为当地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湖北省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提取天门市、洪湖市、监利县三个城市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手足口病报告数据,同时从国家气象数据共享中心获得当地的气象数据。采用基于Poisso 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的滞后效应和阈值效应,并分析各种气象因素对不同性别、年龄、学龄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
  结果:
  1.2010-2015年天门、洪湖、监利3个城市的手足口病总发病人数分别是3898、2327和3424例。天门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出现在4-7月,洪湖市和监利县的发病高峰均出现在3-6月。3个城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中,均为男孩多于女孩,1-2岁儿童较其他年龄组儿童多,散居儿童较幼托儿童、学龄儿童多。
  2.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流行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6-9天的日平均气温、滞后0-1天的隔日温差、滞后5-6天和8天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滞后5天的日平均风速的升高为影响江汉平原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滞后0-3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升高为保护因素。其中,日平均气温(lag2)、日平均气温(lag8)、隔日温差(lag1)、日平均相对湿度(lag6)、日平均风速(lag5)的效应值分别为0.970(95%CI:0.959-0.982;I2=56.0%)、1.019(95%CI:1.003-1.035;I2=73.2%)、1.022(95%CI:1.010-1.034;I2=0.0%)、1.004(95%CI:1.002-1.007;I2=0.0%)和1.042(95%CI:1.008-1.078;I2=25.3%)。
  3.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流行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日平均气温对各研究城市手足口病流行影响的阈值出现在20.5-27.4℃;每日温差对各研究城市手足口病流行影响的阈值出现在8.3-9.9℃;隔日温差对各研究城市手足口病流行影响的阈值出现在-2.2-2.7℃;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各研究城市手足口病流行影响的阈值出现在80.0-94.0%;日平均风速对各研究城市手足口病流行影响的阈值出现在2.1-2.2 m/s。
  4.各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年龄、就学状态的儿童之间存在差异。
  5.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流行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影响天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日平均气温、每日温差、隔日温差、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影响洪湖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日平均气温、每日温差、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影响监利县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日平均气温、隔日温差和日平均相对湿度。
  结论:气象因素对江汉平原三个城市的手足口病流行存在滞后效应和阈值效应。在高温、高湿、风速较大、每日温差较小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的流行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制定本地化预防措施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