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型钙离子通道抑制剂ω-芋螺毒素的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6h】

N-型钙离子通道抑制剂ω-芋螺毒素的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生物毒素的分类及应用价值研究

1.2 芋螺毒素的种类、功能及应用价值

1.2.1 芋螺毒素的种类

1.2.2 芋螺毒素的功能及应用价值

1.3 芋螺毒素与N-VGCCs的相互作用及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技术原理

2.1 实验材料

2.2 质粒构建

2.3 表达测试

2.4 ω-2的大量表达纯化

2.5 人胚胎肾细胞的培养

2.6 电生理实验

2.7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质粒构建分析

3.2 表达条件探索结果

3.3ω-2表达纯化结果

3.4 电生理活性检测

4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略词

展开▼

摘要

ω-芋螺毒素(Conopeptide,Conotoxin,CTX)是第一类被确定的特异性阻断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天然毒素。MⅦA作为一种ω-芋螺毒素,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N-型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道(NGCCs)。NGCCs在控制脊髓神经的疼痛传递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MⅦA通过阻断该类离子通道Cav2.2达到镇痛效果,从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 MⅦA在治疗镇痛时有较大的副作用,包括:眩晕、眼球震颤、嗜睡、步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等,严重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最近研究发现,MⅦA突变体ω-2具有与MⅦA同样的镇痛效果但副作用极小,因此大量合成ω-2毒素蛋白能极大推动ω-2应用到更多研究和医药领域。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多肽毒素包括ω-2毒素,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如固相多肽合成法获得,但是该化学合成法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且费用昂贵。为此,为了高效经济地获得大量ω-2毒素,本文拟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发展了一种新的ω-2毒素蛋白表达法,并通过此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ω-2毒素蛋白。
  ω-2毒素蛋白仅含2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较小,且ω-2富含二硫键,在大肠杆菌细胞质相对偏还原的环境中纯化表达非常困难。为了得到可溶性的ω-2融合蛋白,我们建立了MBP-ω-2和DsbC在OrigamiB(DE3)细胞质中的共表达体系。在该表达体系中引入DsbC,其目的是促进ω-2中二硫键的正确折叠,从而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ω-2毒素蛋白。通过该体系,我们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空间结构折叠良好且纯度较高的ω-2毒素蛋白。最后通过电生理实验,检测到ω-2对外源表达的Cav2.2有一定的阻断效果,从而确定其生理作用。
  综上所述,本人硕士期间成功建立了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获得ω-芋螺毒素MⅦA突变体ω-2毒素蛋白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为高效经济地大量合成ω-2提供了保障,具有一定的经济和临床应用前景。同时,该项工作为其他类似多肽毒素的生物批量合成提供了借鉴,有效推动了生物多肽毒素在药物应用领域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