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万宝之争”看股东中心理论的局限性
【6h】

从“万宝之争”看股东中心理论的局限性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从2015年7月持续至今的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争夺战(简称“万宝之争”)是中国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与反收购的攻防战,该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杠杆收购、资金来源以及公司治理的广泛关注,对中国的A股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着眼于公司治理视角,以万科原有大股东——华润为切入点,对大股东在此次事件中富于争议的表现深入分析,揭示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性。从万科遭受宝能入侵之后,华润从沉默到少量增持,到与宝能一同反对引入战略合作者、企图撤换管理层,一步步将万科逼入危险的境地。由此可见,大股东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利益,也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因此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现有公司治理的基础——股东中心理论的质疑。
  股东中心理论的涵义是:股东是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理所当然就应该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经营者应当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由此衍生出一套以“股东大会——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由于大股东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而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该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由此学术界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也逐渐被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一些企业开始对管理团队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模式,以此来改进原有的以股东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的缺陷。
  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学术界对股东中心理论的相关研究,对股东中心理论的合理性提出三点质疑:1.股东的短视和逐利,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2.大股东侵占行为使得企业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3.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将损害企业长期利益。同时,文章结合“万宝之争”的案例,证实了股东中心理论并不具有完全的适用性。并且,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国内关于股东中心理论相关的文献,同时也能对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进行补充。

著录项

  • 作者

    冯佳;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鹏;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6;F832.51;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东中心理论; 局限性; 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