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6h】

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小鼠LPS内毒素休克模型的构建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仪器

二、实验动物

三、实验试剂

四、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LPS半数致死量的确定

二、小鼠LPS内毒素休克模型中血清各相关炎症因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小结

第二部分 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仪器

二、实验动物

三、实验试剂

四、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对小鼠生存状况的影响

二、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对小鼠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三、细胞自噬对LPS刺激的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分泌状况的影响

四、雷帕霉素和3-MA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对小鼠体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五、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细胞自噬分子机制及自噬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生存状况、检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相关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细胞自噬在LPS介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的治疗靶点。
  方法:
  1、使用不同剂量的LPS分别对各组C57BL/6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通过绘制小鼠生存曲线以及对肺和小肠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探讨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LPS的半数致死剂量。ELISA方法检测小鼠在LPS半数致死剂量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NF-α、IL-6及IL-10浓度,并绘制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将公认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分别用于LPS介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曲线,检测肺脏及小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各炎症因子浓度,分析雷帕霉素和3-MA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的作用。
  3、取小鼠骨髓细胞并刺激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在应用LPS刺激细胞的同时,分别应用雷帕霉素或3-MA。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各炎症因子浓度。
  4、将雷帕霉素或3-MA分别用于LPS介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脏以及小肠的LC3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脏的LC3B蛋白表达。
  5、取敲除TLR4基因的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在应用LPS刺激细胞的同时,分别另外应用雷帕霉素或3-MA。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浓度。
  结果:
  1、各组小鼠的生存曲线显示该模型中LPS的半数致死剂量约为27mg/kg。血清中各炎症因子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显示,给予LPS刺激后,血清中TNF-α和IL-10在1.5h后浓度最高,IL-6在3h后浓度最高。
  2、通过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曲线、组织HE染色切片以及血清中各炎症因子浓度得知: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促进细胞自噬后,小鼠生存率有所下降,组织损伤程度加重,血清中 TNF-α和 IL-6表达增加,IL-10表达降低;抑制细胞自噬后,小鼠生存率有所上升,组织损伤程度减轻,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降低,IL-10表达增加。
  3、在体外实验中,在LPS刺激的细胞上清中,诱导细胞自噬可使TNF-α和IL-6表达升高,IL-10表达降低;抑制细胞自噬可使TNF-α和IL-6表达降低, IL-10表达升高。
  4、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诱导细胞自噬后发现小鼠肺组织和肠组织中LC3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抑制细胞自噬后发现小鼠肺组织和肠组织LC3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5、在敲除TLR4基因的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在LPS刺激下,应用雷帕霉素和3-MA后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的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
  1、在LPS介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LPS半数致死剂量约为27mg/kg。对小鼠给予LPS刺激后,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浓度在1.5h后达到最高峰, IL-6的浓度在3h后达到最高峰。
  2、促进细胞自噬可加重LPS引起的小鼠内毒素休克反应,抑制细胞自噬则可减轻LPS引起的小鼠内毒素休克反应。
  3、确认了雷帕霉素和3-MA在本模型中起到了促进或抑制细胞自噬的作用,并初步推测其机制与TLR4信号通路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