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江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的演变与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6h】

汉江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的演变与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2 研究综述与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理论研究

2.2 国内外乡村聚落研究

2.3 研究区概况

3 汉江遥堤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的历史演变过程

3.1 封建社会乡村自然发展时期(遥堤建设之前,1569年—1935年)

3.2 环境重构下的乡村恢复时期(遥堤建成初期,1935年—1966年)

3.3 移民安置后的乡村建设时期(移民迁入之后,1966年至今)

3.4 本章小结

4 汉江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特征与分类

4.1 研究思路

4.2 分区视角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4.3 全域视角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4.4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的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汉江遥堤地区乡村发展差异下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

5.1 遥堤地区乡村发展的要素分析与要素差异

5.2 遥堤地区乡村发展类型的划分与特征归纳

5.3 遥堤地区乡村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与发展方向

5.4 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的针对性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历史地图类

附录2:数据资料类

附录3:运算结果类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区域环境的差异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与结果。乡村聚落作为乡村人地关系表现的核心,其发展不仅受到区域环境的影响,也是人类活动在物质空间上的反映。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乡村聚落形成历史、分布演变、空间格局、发展水平的多样化差异,这些差异相互间影响和联系。因此,以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为核心的乡村规划建设,必须统筹各方面特征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本文选择乡村聚落历史演变频繁、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汉江遥堤地区,对区域内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过程、现状格局特征和乡村发展差异进行研究。
  历史演变过程的梳理是乡村聚落优化的前提。文章对汉江遥堤建设前后,区域环境变迁下的乡村聚落选址分布特点进行了对比,结合建国后移民安置对该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变化的影响,得出自然环境变迁导致乡村聚落选址变化、人为因素介入改变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的主要结论。此外,基于乡村聚落不同的发展历史,依据与汉江遥堤的关系,对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的不同发展历史区域进行了划分。
  空间格局特征的分析是乡村聚落优化的基础。文章通过形成历史差异下的分区视角和空间网格划分下的全域视角,对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的规模特征、形状特征、布局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与比较,总结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特征与分布差异。并通过对格局特征指标的聚类分析,将遥堤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划分为条带型、团块型、团簇型、混合型4大类共9小类,分别对其成因与特征进行了归纳。
  乡村发展差异的研究是乡村聚落优化的关键。乡村发展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乡村聚落空间不同的优化方向。文章以村域(行政村)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村域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等发展指标的差异比较与聚类分析,将乡村发展情况归纳为5种特征类型。通过分析各类型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结合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特征,提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的针对性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