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从文《月下小景》中佛经故事的叙述学阐释
【6h】

沈从文《月下小景》中佛经故事的叙述学阐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中国的“十日谈”——《月下小景》的叙述结构

1.1 十日谈的叙述结构分析

1.2 《月下小景》的借鉴与变形

2 故事的“原材料”——《月下小景》中佛经文本的底本化分析

2.1 营造叙述时序差异化效果

2.2 因果阐释策略的应用与变形

3 故事的传统与小说的突围——《月下小景》中的隐含作者与叙述思考

3.1 隐含作者的识别与错位反讽

3.2 对于史传传统故事的反思与超越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月下小景》是沈从文于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一部故事集。故事作品在叙述的衔接方式方面,借鉴了《十日谈》的框架分层结构;在故事的素材应用方面,除了序篇《月下小景》取自黄罗寨故事之外,其余故事都是根据《法苑珠林》的佛经故事改写而成。沈从文汲取了西方早期短篇故事集和中国古代佛经在叙述方面的有益经验。并且通过叙述技巧的综合运用,例如叙述文本中的跨层叙述,文本语言的差异化表征等,让古老的故事具有了新的活力。《月下小景》对传统故事与现代小说的区别与联系也进行了思考,例如对于故事中历史叙述传统的价值反思。因此可以说《月下小景》是一次将传统故事呈现方式与现代小说艺术思考相融合的叙述探索。通过对《月下小景》叙事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人们认知小说与故事的亲缘性和差异性。作者在创作实践中对叙述文本的故事层面与价值层面的平衡性考虑,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全文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中国的“十日谈”—《月下小景》的叙述结构。该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十日谈》的叙述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其框架分层结构的叙述效果。第二部分则是关于《月下小景》对《十日谈》叙述结构的借鉴与变形的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月下小景》中的叙述文本跨层现象是《十日谈》中不曾出现的。这一叙述策略的使用让文本具有叙述层次性的同时,又产生了叠加呼应的叙述效果。
  第二章:故事的“原材料”—《月下小景》中佛经叙述文本的底本化研究。该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佛经叙述文本的应用在叙述时序上产生了差异化效果,在人物塑造上产生了特定人物的标指效果。这些效果满足了故事改写的文体要求。第二部分佛经叙述文本的底本化应用,使故事情节在因果叙述的阐释方面有别于佛经故事惯用的叙述策略。这一变化令人物在行为动因方面更加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三章:故事的传统与小说的突围—《月下小景》中的隐含作者与叙述思考。该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月下小景》中隐含作者的叙述态度及其蕴含的反讽效果。通过论述隐含作者的叙述态度,并将其与文本中的叙述者进行对照,分析二者的错位反讽效果。第二部分是故事的传统反思与小说的现代体认。《月下小景》通过对叙述者与听众“慕史情结”的反讽,对故事的讲述传统进行了反思。这既是对中国传统叙述方式的突破,又是现代小说创作的题中之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