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胆管早期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胆管早期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a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引起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心脏死亡捐献者所捐献的移植物中。肝脏IRI早期病理生理变化的特征在于过度的炎症反应,而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是调节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物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然而,其在肝脏胆管IRI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为探SAM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胆管早期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300-320g,其中64只建立自体肝移植胆道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所有大鼠手术期间均经历15min冷灌注时间和30min的无肝期。随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SAM组大鼠(n=32)在手术后立即静脉注射SAM(170μmol/kg),IRI组术后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另外32只作为假手术(Sham)组,仅行剖腹探查术。分析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反映胆管功能的指标变化,同时测定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另外采用TUNEL染色检测胆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活性,从而分析胆管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比较相关数据探究SAM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胆管早期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作用。 结果:1.胆管受损情况(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酶学变化) 通过HE染色结果显示,IRI组肝内外肝胆管损伤较SAM组严重。在移植后24h,SAM组水肿、坏死和脱落的胆管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少于IRI组。通过BDISS量化分析结果同样显示SAM组BDISS评分显著低于IRI组(P<0.05)。另外,在术后3h、6h、12h及24h时间点上IRI组血清ALT、ALP、DBIL水平明显高于SAM组(P<0.05)。 2.氧化应激水平 与SAM组小鼠相比,在灌注后24h IRI组大鼠肝组织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SAM组,而IRI组肝脏组织中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GSH/GSSG)显著低于SAM组(P<0.05)。 3.炎性反应指标 在炎性反应指标方面,移植后IRI组大鼠胆管组织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时间推移迅速上调,并且在同一时间点明显高于SAM组(P<0.05)。同时,SAM组给药后IL-1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I组(P<0.05)。肝移植后IRI组胆管组织p-JNK/JNK蛋白表达比例同样随时间推移迅速增加,且高于SAM组(P<0.05)。胆管组织cAMP水平方面,SAM组高于IRI组(P<0.05)。 4.胆管细胞凋亡情况 TUNEL法检测大鼠自体肝移植后24h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IRI组肝内外胆管TUNEL染色的胆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SAM组(P<0.05)。此外在术后24h,IRI组大鼠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SAM组大鼠(P<0.05)。 结论: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来模拟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酶学、氧化应激水平和促炎因子变化及胆管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表明SAM可通过抑制大鼠自体肝移植后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对抗肝脏胆管的IRI,而SAM的这种效应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着密切关系。相信SAM有机会成为改善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