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单组分凝胶因子主客体作用的多响应超分子水凝胶
【6h】

基于单组分凝胶因子主客体作用的多响应超分子水凝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超分子水凝胶由于其刺激响应性在药物释放、光学器件、致动器以及自愈合材料等领域受到关注。主客体相互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可调节的结合常数以及特殊的空间效应,因此成为构筑超分子凝胶的一种重要驱动力。环糊精具有简单易得、溶解性好、易修饰以及低毒性的特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主体分子。但是,由于难以平衡凝胶因子的水溶性及凝胶能力,设计合成单组分主客体型的小分子凝胶因子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末端含有不同长度烷基链的偶氮苯取代的β-环糊精衍生物,通过改变烷基链长度来调节其水溶性,其中β-CD-Azo-C8具有最低的最小凝胶化浓度。不同浓度下β-CD-Azo-C8凝胶因子的核磁氢谱以及广角X射线散射结果表明:偶氮苯基团是从β-环糊精较大的一端进入其空腔,形成头尾相连的超分子链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二维ROESY核磁谱以及相转变温度测试结果表明:主客体作用以及氢键相互作用是形成水凝胶的驱动力。凝胶因子通过识别形成超分子链结构,由于环糊精含有大量羟基,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超分子链能够相互缠结形成纤维结构,通过纤维上的氢键进一步构建三维结构,最终锚定溶剂形成凝胶。偶氮苯以及β-环糊精基团的存在使得凝胶体系具有热、光、竞争主体及竞争客体响应。动态流变测试表明,随着凝胶因子含量升高,体系储能模量升高趋势符合Gompertz方程。当凝胶因子质量分数达到8wt%时,体系储能模量超过104Pa,具有自支撑能力。凝胶因子质量分数升高至15wt%时,体系储能模量趋于稳定,饱和模量为5.7×105Pa,说明此体系具有较好的抵抗形变的性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