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干预对中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中药干预对中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及英汉对照

前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及一般临床资料

(二)诊疗标准

二、试验方法

1、分组情况

2、试验指标

3、试验用药及方法

4、观察时间

三、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五、结果分析

讨论

1、祖国医学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亚临床甲的状腺功能减退认识

3、中药组方分析

4、现代药理学研究

5、中医药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作用机制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中药干预中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并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分析,为中医药防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形成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并从理论上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和发展的机理。
   方法:
   在保证男女比例无差异的前提下,将所筛选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189例随机分为干预和非干预两个组。干预组100例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气郁滞型42例,脾肾阳虚型58例。非干预组89例。以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舌脉的临床症候指标和包括sTSH、FT3、FT4、TGAb、TPOAb甲状腺功能5项,甲状腺彩超的实验室指标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疗效的试验指标。干预组痰气郁滞型以理气化痰为治疗原则,予开郁汤(郁金、川楝子、橘核、穿山龙、法半夏、鬼箭羽、猫爪草等)治疗,每日一剂,水煎煮两次,分2次服用;脾肾阳虚型以温补脾肾为治疗大法,予温阳汤(仙灵脾、仙茅、肉苁蓉、肉桂、黄芪、高良姜、旱莲草等)治疗,每日一剂,水煎煮两次,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三个月为完整疗程。非干预组不采取药物治疗,按照试验方案定期复查。治疗三个月后,记录临床症候表现,检测TSH、FT3、FT4、TGAb、TPOAb并记录。治疗二年后对以上病例进行随访,并检测和记录以上观察指标。
   结果:
   1.干预组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痰气郁滞型、脾肾阳虚型两组治疗前后显著差异(P<0.05)。
   2.干预组各组TSH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干预组TSH值升高,治疗前后TSH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前后FT3、FT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干预组治疗后TGAb阴性人数均较治疗前增多,但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痰气郁滞组与脾肾阳虚组治疗前后TPOAb阴性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未干预组前后TPOAb转变阴性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治疗前后TPOAb转变阴性率比较,痰气郁滞组与未干预组、脾肾阳虚组与未干预组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痰气郁滞组与脾肾阳虚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
   4.痰气郁滞组、脾肾阳虚组治疗后均有小部分人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痰气郁滞组、脾肾阳虚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正常情况,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甲减情况,痰气郁滞组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组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痰气郁滞组与脾肾阳虚组治疗后临床甲减、甲亢情况,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痰气郁滞组与脾肾阳虚组治疗后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甲亢、正常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5.各组治疗后与随访时FT3、FT4、TSH、TGAb、TPOAb多无显著差异(P<0.05)。
   6.痰气郁滞、脾肾阳虚治疗后与随访时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甲亢、正常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未干预组治疗后与随访时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甲亢、正常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药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很好的综合治疗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症状,降低TSH水平,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防治亚临床甲减进一步发展,大大降低了甲减发生率,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还可以恢复正常,具有临床推广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