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搏心通软胶囊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6h】

搏心通软胶囊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3 病例纳入及剔除标准

1.4 给药方法

1.5 观察指标

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2 两组心律失常患者TDR比较

3.3 两组心律失常患者PAF比较

3.4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3.5 两组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3.6 两组心律失常患者复发率比较

3.7 两组不良反应评价

讨论

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2 心悸病因病机研究

3 通阳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的理论基础

4 搏心通软胶囊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搏心通软胶囊对心阳不振型心悸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和长程心电图的影响,评价搏心通软胶囊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入选的患者均来自2011年9月-2012年10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心阳不振型心悸的诊断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搏心通组(简称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律失常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搏心通软胶囊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4周;对照组49例仅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长程心电图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DR值比较:治疗前,两组TDR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DR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F值比较:治疗前,两组PAF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F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4、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两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数明显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5、两组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治愈9(18.75%)例,显效15(31.25%)例,有效21(43.75%)例,无效3(6.25%)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6(12.24%)例,显效12(24.49%)例,有效17(34.69%)例,无效14(28.57%)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6、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安全性评价均为Ⅰ级,且顺应性较好。治疗后对97例患者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患者血、尿、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未发生新异常。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阳中药制剂搏心通软胶囊,可以提高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其机制与调节TDR和PAF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