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
【6h】

“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小结

4.讨论

第二部分 “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小结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所建立的“腰椎-骨盆-股骨上端”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探索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评价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安全性。
   方法: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志愿者第12胸椎以下双侧股骨上端以上范围,得到的CT原始影像图片879张,以DICOM格式存储;将DICOM格式的CT图片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蒙面”编辑,利用其三维重建功能建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几何模型;将模型导入geomagic12进行精修(减少噪音、松弛、删除钉状物、快速平滑、砂纸、填充孔、自动修补功能),以利于网格划分,确定三角形无自相交后输出模型;将geomagic12精修过的几何模型导入hypermesh10,划分四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与相关韧带。参照相关文献设置模型各部分材料属性,以双侧股骨上端下表面为边界,模拟腰椎斜扳手法、坐位旋转手法以及牵扳手法加载三个不同工况(①工况1:不加载荷,单纯右旋15°;②工况2:前屈15°,纵向加载300N,右旋15°;③工况3:前屈15°,牵引300N右旋15°),参考前期实验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加载,运算模拟腰椎三种手法下模型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根据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将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改变腰椎前屈和侧弯参数,设计四种不同的工况(④X轴:前屈15°,Y轴:侧曲15°,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⑤X轴:前屈15°,Y轴:侧曲9°,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⑥X轴:前屈20°,Y轴:侧曲12°,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⑦X轴:前屈15°,Y轴:侧曲20°,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将相关数据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运算手法作用下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
   结果:
   1.得到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区别骨松质和骨密质)、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以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骶髂韧带、骶结节韧带、髂腰韧带、腹股沟韧带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290771个节点,1321886个四面体单元,296个spring单元。
   2.不加载荷,单纯旋转15°工况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及各韧带的位移值和应力值与牵引和加载相比,各项指标明显普遍较小。
   3.同时旋转15°,纵向加载和牵引,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值总体趋势自上而下逐步减小;应力集中分布在椎弓根、腰椎小关节、骶髂关节、股骨颈处,右侧更明显。
   4.相同前屈角度(前屈15°)的情况下,随着侧曲角度的增加(9°-15°-20°),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增加。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前屈20°侧曲12°。
   5.相同前屈角度(前屈15°)的情况下,随着侧曲角度的增加(9°-15°-20°),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应力增加。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以及各韧带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20°侧曲12°。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15°侧曲20°。
   6.3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观察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的变化趋势,出现自上而下,由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递减的趋势。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各部位移由右前方向左后方递减的趋势递减。观察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以及各韧带位移:对骨质来讲,左髋关节以下基本没有什么位移,但是左髂腰韧带和、右骶棘韧带和右骶结节韧带却出现了明显的位移。
   7.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观察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应力的变化趋势,出现自上而下,由左后上方向右前下方递增的趋势。
   8.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的应力没有出现规律性分布,应力集中在腰椎椎体右前部、椎弓、椎间小关节、骶髂关节以及右股骨颈等处,右侧更明显。
   9.纤维环和髓核做为一个整体,和腰椎并不存在同步位移,相邻的椎体和椎间盘的位移相差1-3mm。纤维环和髓核的应力分布并不同步,而且差别比较大。
   结论:
   1.所建立的“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可以用于对“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2.在施行“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腰椎侧弯和前屈都是影响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区别骨松质和骨密质)、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以及各韧带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因素。相对来说,前屈对骨质的影响较大,侧弯对椎间盘的影响较大。
   3.“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可以调整小关节结构,松解腰椎小关节粘连,缓解小关节结构紊乱以及滑膜嵌顿引起的腰腿疼痛症状。
   4.在施行“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时注意选择手法旋转的方向,以及手法操作的合适力度,以免加重临床症状或出现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