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金钱草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6h】

广金钱草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广金钱草的种植生产情况

1 广金钱草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2 种植生产规模

第二章 一测多评法测定广金钱草五种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

1 引言

2 实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广金钱草药材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四章 广金钱草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1 引言

2仪器与试剂

3 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文献综述:广金钱草的研究进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1]。《岭南采药录》中以“马蹄草”作为药材名载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大宗中药材,根据文献的记载[2],广金钱草主要生长、种植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南方地区,在广东、广西又常被称为金钱草、马蹄草、假花生等。广金钱草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且具有排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3]。
  通过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金钱草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广东、广西两地均有大面积种植广金钱草的传统,形成相对稳定的栽培品种。其中,通过人工培育,种植规模最大的地区是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年产量达2000吨,为目前产量最大的广金钱草种植地。
  运用HPLC-UV对广金钱草中五种黄酮类成分(夏佛塔苷、Vicenin2、Vicenin3、异荭草素、异牡荆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所采集的广金钱草样本所含的夏佛塔苷均高于药典标准,人工栽培的广金钱草所含的这五种黄酮类成分均高于野生及半野生药材,且人工栽培的广金钱草质量较为稳定容易控制。
  采用HPLC对23份不同采收时间、不同产地的广金钱草药材进行分析,建立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14个,通过与化学标准品对照,确定5个主要化学成分。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对样品色谱图进行分析,不同产地及采收时间的广金钱草HPLC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在0.952-0.992之间。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3份药材样品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数据分析,第1和第2主成分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8%,其中在共有峰中第6、8、11、12、4、14、3号峰对主成分因子1贡献较大;1号峰对主成分因子2贡献最大。采用SPSS软件,采用系统聚类WARD法,Euclidean距离,卡方度量,平方Euclidean距离聚类,结果显示G8、G9、G10、G15、G16、G23为一类,其余样品为另一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另一个大类群中, G7、G11、G21聚在一起, G17、G18、G19、G20聚在一类,它们均处于对主成分因子1和2负相关,但接近中值的位置。G4、G5、G6号样品距离较近,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
  应用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5个产地的广金钱草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性关系进行分析,从ISSR通用引物中选取7条合适的引物对广金钱草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1条清晰的条带,多样性条带为41条,使用Popgene1.32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 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46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238,基因流(Nm)为3.5397,以上指数显示广东、广西两地栽培以及野生广金钱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根据Nes’s遗传相似度利用 NTsys软件进行 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采集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县地区的样品聚为一类,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与来宾市吉林村的样品聚为一类,再与桂林市临桂区的样品聚在一起,广东湛江市地区的样品聚为一类并与广西的样品聚为一大类;广东惠州地区的两个样品聚为一类,并与广东汕尾市、紫金县、化州市的样品聚为一大类。说明广东、广西所产的广金钱草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反映了亲缘性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