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中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实证法考察
【6h】

对中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实证法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1章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分析和价值考量

1.1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分析

1.2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考量

第2章中国诉讼时效制度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现状

2.2存在的问题

第3章对中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实证分析

3.1实证一: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3.2实证二:法院能否依职权主动审查诉讼时效

3.3实证三:分期履行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4实证四:没有约定清偿期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5实证五: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的认定

3.6实证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何适用诉讼时效

第4章完善中国诉讼时效制度的构想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诉讼时效制度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地解决各种民事纠纷。但从我国现行的诉讼时效制度看,其内容简单、原则,虽然涉及诉讼时效的相关文件不少,但构不成完整的诉讼时效体系,还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和盲点。对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认识不一致,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运用法学理论,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实务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借鉴国外立法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相关规定,在比较学者现存观点的基础上,参考司法实践中业已形成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做法,以“诉讼时效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为宗旨,提出完善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构想。

著录项

  • 作者

    张静姝;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黑龙江大学;
  • 学科 民商法学·民法总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歌雅;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总则;
  • 关键词

    诉讼时效; 实证法; 价值认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