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的单向度存在及其超越——马尔库塞人本思想研究
【6h】

人的单向度存在及其超越——马尔库塞人本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马尔库塞人本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历史条件

第二节思想渊源

第二章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人本逻辑

第一节政治的一体化与社会否定性力量的丧失

第二节实证哲学的兴起与哲学批判性本质的丧失

第三节人的单向度存在与革命性的丧失

第三章马尔库塞人本思想对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超越

第一节马尔库塞革命理论的基础

第二节革命主体的改变

第三节革命道路的选择

第四节社会革命的结构

第四章马尔库塞人本思想的批判与当代反思

第一节马尔库塞人本思想批判

第二节马尔库塞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马尔库塞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病态表现及由技术统治造成人的单向度存在的批判之中。它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对人类的倾轧,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威胁。在思想渊源上,马尔库塞的人本思想深受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青年马克思的学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弗洛伊德主义等理论的影响。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与全面发展的人对立的“单向度的社会”,是一个使人饱受压抑和奴役的“病态社会”。在单向度的社会中否定性力量逐渐丧失,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肯定性思维获得了胜利,科技理性和消费主义横行,人民大众的异化状态日趋严重,人们成为了失去否定性、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是异化的人,对人的单向度存在的扬弃仍然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来完成。马尔库塞从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现实出发,对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进行了重建,提出了“总体革命”的构想。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想构成了马尔库塞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关于革命动因的理论已经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的动因不是产生于贫困。无产阶级也已失去反抗的意识,不能承担革命的任务,新的革命力量应该在发达工业社会控制势力范围之外产生。马尔库塞主张“非暴力的反抗”即“大拒绝”的革命方式,要从改变人的本能结构入手,排除心理上的压抑,释放人的爱欲,解放人的本能,走“总体革命”的道路。总体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人,主要是解放自然、解放人的感性,而艺术是革命的手段。解放自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感性的审美特性,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批判,对人类摆脱异化和解放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表达了对人的个体自由和幸福的深切关注。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和革命理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过于偏激,夸大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忽略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重要意义,否定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是社会革命的历史力量的观点。马尔库塞的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角,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