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尔滨市干部选拨机制的法律分析
【6h】

哈尔滨市干部选拨机制的法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本文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逻辑结构

四、本文词义界定

第一章 制度变迁

第一节 1946年——1951年:以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为中心

一、速成培训

二、培养使用劳动模范

三、吸收录用干部

第二节 1951年——1978年: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

一、“又红又专”选拔标准

二、补充自然减员干部

三、毕业生进入干部队伍

第三节 1978年——1990年:以经济建设为核心

一、干部选拔“四化’’方针

二、“以工代干”转干、警察改干

三、毕业生分配的“五公开—监督”

四、考试录用干部

第四节 1990年至今年:以国家推行公务员制度为标志

一、纠正不正之风

二、“公推差选”领导干部

三、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

四、从“五大”毕业生中录用干部

五、毕业生安置的双向选择

六、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

七、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录用

第二章 制度内容

第一节 法律依据

一、总体数字统计

二、发布机关统计

三、依据出台趋势分析

第二节 程序执行

一、选任领导干部程序:《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领导条例》

二、录用一般国家公务员程序:《哈尔滨市国家公务员录用实施细则》

第三节 原则、标准

一、以“党管干部”为主线的选拔原则

二、以“德才兼备”为根本的选拔标准

第四节 监督机制

一、监督法律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二、监督内容:九种情况、四种作弊

三、监督程序:五个环节

第三章 哈尔滨市干部选拔制度的成就与问题

第一节 制度成就

一、哈尔滨市己经形成较为健全的干部选拔制度体系

二、为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

第二节 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依据政策居多

二、程序执行中限制过多

三、选拔环节中民主推荐形式化

第三节 制度展望

一、加强法治化原则及法律价值取向

二、完善干部选拔的法制化基础

三、改进干部选拔的程序

四、强化干部选拔中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选拔干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法律的视角及法学的方法对哈尔滨是干部选拔制度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哈尔滨市干部选拔制度变迁、内容、成就及问题,并对未来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构想。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了本文的逻辑结构和文章中出现的词义界定。在第一章中,作者对哈尔滨市干部选拔制度的变迁进行回顾。本文的第二章着重从法律依据、程序执行、原则内容和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哈尔滨市选拔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第三章重点研究哈尔滨市干部选拔制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作者对哈尔滨市干部选拔制度做出展望和构想,希望通过加强法制化原则及法律价值取向、完善干部选拔制度的法制化基础、改进干部选拔程序和强化干部选拔监督等方面来使哈尔滨市的干部选拔制度更为完善合理,对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为中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的干部选拔制度的演变折射出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发展过程。而对干部选拔制度的法律分析既是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又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哈尔滨市的干部选拔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为完善哈尔滨市干部制度起到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