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施密茨的身体现象学及其启示
【6h】

施密茨的身体现象学及其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施密茨与新现象学

第一节 新现象学概述

一、新现象学与施密茨

二、新现象学的研究内容

三、新现象学的任务

四、新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施密茨新现象学身体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施密茨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二、施密茨对海德格尔“在世存在”思想的扬弃

三、施密茨对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施密茨的本体论——情境存在论

第一节 身体主体性

一、主观事实在新现象学中的澄明

二、主观事实在哲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身体现实性

一、施密茨对存在论的理解——身体“现实性”

二,“原初的当下”和“展开的当下”——身体“现实性”的显现

第三节 情境(Situation)

一、情境的概念

二、情境的特征

三、情境的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密茨以身体动力学为基础的人学理论

第一节 身体性(Leiblichkeit)

一、物理学意义上的身体和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

二、身体岛与身体的整体性

三、身体的绝对地方性(absolut Ort)

四、身体性的字母表

五、身体的编排与布局

第二节 身体交流

一、狭与宽的对话

二、入身(Einleibung)

三、身体的亲缘关系

第三节 人(身体)的解放与回归

一、身体的解放(personale Emanzipation)

二、身体的回归(personale Regression)

三、人的解放与回归的意义——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的补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密茨的空间观

第一节 施密茨的身体空间理论

一、身体与空间

二、身体空间的维度

第二节 施密茨的身体情感空间理论

一、“情感”概念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上的考察

二、施密茨的情感空间理论

三、施密茨身体情感理论的独特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一节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的积极意义及启示

一、施密茨的以身体为基础的情境存在论的历史超越性

二、施密茨的身体现象学对主体间关系问题的新探索

三、施密茨的身体现象学为解决身心二元尝试提供了新途径

四、新现象学克服了生理主义的弊端

五、从施密茨的身体现象学再理解人的本质

第二节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的局限性

一、言谈可能性问题

二、人的社会性

第六章 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中的身体维度

一、身体的基础性地位

二、身体与异化劳动

三、感性活动是从身体出发的受动性与能动性于一体的对象性活动

四、身体的生成性的“活动”

五、身体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六、身体的感性活动与历史唯物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鉴于自然主义和欧洲理性文化的弊端,新现象学创始人赫尔曼·施密茨追溯了人的身体震颤事态(主观事实),揭示出了身体原初体验的哲学意义,形成了具有空间性和运动性的现象学意义的身体概念。他认为日常生活的主体性中“当下”或直接经验到的那个世界是现象学还原的基础和指导,并以这种处身情态为基础对主体性、现实性、身体性、情境、空间、情感、气氛等进行新现象学意义的诠释,消除了传统对意识、体验、情感的理解。主体性就是主体凭着身体震颤的主观事态、程序和问题造成自身的差异和变化,主体性将主观性和客观性内在地统一于自身。而“现实性”是有身体的“此在”。人在身体的解放与回归中得到自身的确认和完善。施密茨通过入身形式的身体交流与情境融为一体建立了情境存在论,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我与他人、世界融于情境的共生理论,为解决主体间性问题和身心二元问题尝试了新的途径。施密茨对身体空间和身体情感理论的阐述具有创新意义。把情感理解成客观上把握到的具有空间性的力量、气氛和从身体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感情、情感以及用空间角度理解情感等思想克服了建立在身心二元分离基础上的以体验说为代表的诸种单纯主观论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身心观。通过施密茨身体现象学启示我们对主体间性、身心二元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再思考,以及重新学习领会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进而发现马克思感性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身体维度。新现象学为超越抽象化的眼界,重新发现自己,复归对现实生活中整体的人的关注做了积极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