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6h】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农业转移人口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养老保险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二、人口迁移理论

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四、社会公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起步阶段:1949-1957

二、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停滞阶段:1958-1977

三、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2000

四、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深入发展阶段:2000-至今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的现状

一、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

二、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门槛高

三、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高

四、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保率高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

三、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

四、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

五、养老保险供求矛盾尖锐

六、养老保险相关主体制约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制度未统筹

二、养老保险法治不健全

三、地方政府责任承担不到位

四、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五、企业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六、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的国外经验

一、英国养老保险经验

二、美国养老保险经验

三、日本养老保险经验

四、德国养老保险经验

第二节 国外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的启示

一、加强养老保险立法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四、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解决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的策略建议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应坚持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二、差异化原则

三、筹资渠道多元化原则

四、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原则

五、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的思路

一、分阶段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目标

二、分类型差别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途径

三、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渐进市民化

四、采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方式

第三节 解决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的具体建议

一、建立全国统筹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二、深化户籍管理制度

三、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四、建立养老保险责任多元共担机制

五、建立便利有效的法律援助机制

第四节 解决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财政制度

二、创新就业制度

三、健全土地制度

四、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作用

五、重视养老服务制度建设

六、完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城镇化的核心思想是满足人的需要,全面实现人的城镇化,其实质是把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加上城乡二元制度以及国家财政、企业责任、市民歧视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条件等原因,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无法成为真正的市民,特别是过低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成为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市民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其次,在梳理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养老保险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介绍了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的国外经验与启示;最后,提出解决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保险的策略建议,为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政策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