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研究
【6h】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数据开放

2.2 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数据

2.2.1 科学数据的概念

2.3.1 个人信息

2.3.2 个人隐私

2.3.3 个人信息保护

2.4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理论

2.4.1 数据权理论

2.4.2 知情权理论

2.4.3 个人信息保护理论

2.5 政策协同及其相关理论

2.5.1 政策协同

2.5.2 协同论

3.国内外开放科学数据政策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开放科学数据发展情况分析

3.1.1 国外开放科学数据发展情况

3.1.2 我国开放科学数据发展状况分析

3.2 国外开放科学数据的政策环境及政策保障

3.2.1 国外开放科学数据政策环境

3.2.2 国外开放科学数据政策保障

3.3 我国开放科学数据的政策环境与政策保障

3.3.1 我国开放科学数据的政策环境

3.3.2 我国已有的开放科学数据的政策保障

4.国内外开放科学数据中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现状分析

4.1 国外在开放科学数据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现状

4.1.1 英国

4.1.2 美国

4.2 我国在科学数据中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现状

5.系统视角下的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

5.1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必要性

5.1.1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必要性

5.1.2 系统视角下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可行性

5.2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主体协同分析

5.2.1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制定主体协同分析

5.2.2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执行主体协同分析

5.3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客体协同分析

5.3.1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客体协同分析

5.3.2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客体与政策主体之间协同

5.4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环境协同分析

5.4.1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环境分析

5.4.2 政策环境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之间协同

5.5 开放科学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机理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及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科学数据开放政策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政策解读法,将科学数据开放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辨析,分析了两者在实践中的冲突点与共通点,运用协同理论,构建开放科学数据政策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协同机理图,以求两者在政策方面的协同,从而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