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西紫杉醇靶向纳米粒制备、表征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6h】

多西紫杉醇靶向纳米粒制备、表征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西紫杉醇的简介

1.2.1 多西紫杉醇的理化性质

1.2.2 多西紫杉醇的生物活性

1.2.3 多西紫杉醇抗癌作用机制

1.2.4 多西紫杉醇作为抗肿瘤药物存在的问题

1.3 生物素概述

1.3.1 生物素的理化性质

1.3.2 生物素的结构

1.3.3 生物素标记白蛋白

1.3.4 生物素受体介导的药物靶向简述

1.4 牛血清白蛋白简介

1.5 纳米技术

1.5.1 纳米化药物概述

1.5.2 纳米化药物特点

1.5.3 纳米药物的类型

1.5.4 纳米化药物的制备方法

1.6 超临界反溶剂法原理

1.6.1 超临界过程原理及特点

1.6.2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在抗生素类药品中的应用

1.7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7.1 课题的提出

1.7.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8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及方法学验证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 DTX-BSANPs的制备

2.3 DTX-BSANPs单因素影响实验

2.3.1 BSA浓度单因素影响

2.3.2 DTX浓度单因素影响结果

2.3.3 乙醇和水的比例单因素影响结果

2.3.4 乙醇的滴加速单因素影响结果

2.3.5 DTX-BSANPs单因素测评

2.3.7 匀浆时间对DTX-BIO-BSANPs粒径的影响

2.3.8 均质压力对DTX-BIO-BSANPs粒径的影响

2.3.9 均质时间对DTX-BIO-BSANPs粒径的影响

2.4 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的制备

2.4.2 用三乙胺催化法制备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

2.4.3 酯化反应基本原理

2.4.4 酯化反应合成及讨论

2.4.5 生物素偶联多西紫杉醇纳米微粒的制备

2.5 DTX-BIO-BSANPs的制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DTX-BIO-BSANPs纳米粒的表征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材料和试剂

3.2 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和DTX-BSANPs的偶联比测定

3.3 体外释放实验

3.4.2 成球率的测定

3.4.3 包封率、载药量的测定

3.4.6 DTX-BIO-BSANPs和多西紫杉醇的物理状态

3.4.7 差示扫描热法(DSC)

3.4.9 体外释放的测定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2 DTX-BIO-BSANPs扫描电镜检测结果

3.5.3 DTX-BIO-BSANPs的X衍射检测结果

3.5.5 DTX-BIO-BSANPs DSC差热分析检测结果

3.5.6 DTX-BIO-BSANPs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材料和试剂

4.2 DTX-BIO-BSANPs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4.2.1 细胞培养方法

4.2.2 DTX-BIO-BSANPs体外细胞毒性测定

4.4 DTX-BIO-BSANPs体内抗肿瘤性测定

4.5 实验结构与分析

4.5.2 DTX-BIO-BSANPs的细胞摄取测定结果

4.5.3 DTX-BIO-BSANPs对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制备的生物素偶联多西紫杉醇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DTX-BIO-BSANPs)进行特征描述,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其抗肿瘤活性。
  采用反溶剂化法制备DTX-BIO-BSANPs。生理盐水复溶0、1、2、4和8h后DTX-BIO-BSANPs粒径分别是166.9、160.3、159.0、176.1和184.8nm,zeta电位分别为-29.97、-26.42、-38.58、-35.14和-25.50mV。多分散指数稳定在0.159-0.178范围内。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DTX-BIO-BSANPs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体外缓释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孵育48小时后,对MCF-7、SGC7901、LS-174T和A549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S180-肉瘤荷瘤小鼠的体内实验结果显示DTX-BIO-BSANPs和多西紫杉醇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2.4%和45.1%。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DTX-BIO-BSAN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靶向性和体外释放可控性,其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与多西紫杉醇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