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与人文性解析——以肖邦《c小调夜曲》(Op.48,No.1)为个案研究
【6h】

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与人文性解析——以肖邦《c小调夜曲》(Op.48,No.1)为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选题的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国外的一些研究

(二)中国的一些研究

三、研究选题的问题分析、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一)选题的问题症结

(二)本研究的目的

(三)本研究的方法

(四)本研究的意义

注释:

第二章 音乐作品的理解问题

一、概述

二、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

(一)“乐曲解析说”

(二)“曲式结构说”

三、音乐理解与音乐诠释

(一)有关“理解”

(二)音乐理解

(三)音乐诠释

注释:

第三章 人文解读音乐作品

一、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

二、人文解析音乐作品的具体方法

(一)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层面

(二)音乐作品的立意与构思层面

(三)音乐作品的价值意义层面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究竟如何全面且清楚地理解一首音乐作品一直以来就是音乐学领域颇受争议的问题。由于学科分类和学科性质的不同,不同层面的音乐专家对此各有偏执。音乐理解是一种普遍现象,且普遍存在于音乐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音乐理解行为大多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的进行。为此,本文在前半部分从大众观念到专业习惯的诠释角度出发,尝试对肖邦这首《c小调夜曲》(Op.48,No.1)进行剖析,目的在于找寻有效的有关音乐作品理解途径的多种可能性。同时,音乐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人文现象。音乐并不是音乐文本,音乐文本只是一种记录音乐的形式,音乐更重要的存在在于实际的聆听行为中,它是一种音响的艺术,是不必经过大脑就可以直接打入耳中,触及神经的东西。在我们诠释一首音乐作品时,必须要把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创作者通过自己独有的手段将其传递给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听者或者接收者。笔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就《c小调夜曲》(Op.48 No.1)在其社会、历史层面、立意与构思层面、价值意义层面分别作了论述,强调音乐作品对于听者的精神触动。为什么要听音乐?听音乐就是要有所感想,能与听者引起某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音乐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一首音乐作品,之所以历经数年还被人们广为传送,在理解和诠释上单单是针对音乐文本的完美剖析是不够的,作品蕴含的独特文化和精神内涵才是存在之根本,去挖掘和实现这种“根本”,不仅对于作曲者来说是铿锵有力的向导,而且对于我们这些试图分析和解读一首音乐作品的从业者来说更是最终的努力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