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心理分析视角解读《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女性意识
【6h】

从心理分析视角解读《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女性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Introduction

0.1Doris Lessing and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

0.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ory

1.1 Concepts of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ory

1.2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Chapter TwoThe Interpretati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under Mind Structure

2.1 Kate’s Mind Structure

2.2 Construction of Mary’s Mind Structure: Rebellion in Marriage

2.3 Construction of Maureen’s Mind Structure: Rebellion in Love-relationship

Chapter Three The Interpretati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under Personality Structure

3.1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Female Roles Constructed by Kate

3.2 As a Wife: Mary's Personality Structure

3.3 As a Daughter: Maureen's Personality Structure

Chapter Four The Introspecti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4.1 Limitati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of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

4.2 Solution:To Buil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Not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天黑前的夏天》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73年的作品。这部小说仍然以莱辛一直都关注的女性问题为主题,着重于女性心理世界的开掘,刻写了一位中年女子在某个夏日来临之时,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变化和心理体验,并真实地反映了中年妇女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和陷入的困境。作者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女性内心关于婚姻、自我、年华和性的困惑与迷茫。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角度,结合多丽丝·莱辛的观点和主张,通过对小说中被忽视、被压抑的女主人公凯特的梦境的解析以及探析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其认识自我、构建自我的曲折道路,从而展现出在当今男权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妇女渴望并且努力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婚姻的问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精神世界自我的迷失和自我的寻找的实质。女主人公凯特经历一个夏天的迷茫、困惑、探索、思考,充分意识到丈夫和孩子们所带给她的家庭的温暖是无可替代、无人能及的。于是她重新回到现实生活,重新回到平淡但却真实的婚姻生活中去。她经历的情感、心理历程和变化过程说明女性应该抑制住特有的女性感伤和对爱情的渴望,找到自己在社会主体中的地位,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体现了莱辛从根本上构建一个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渴望。
  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分别从心理结构层面和人格结构层面细致地分析了文中的女性意识。第五部分总结通过本小说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局限性以及怎样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第六部分为总结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