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族多属杂交F4中间型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6h】

小麦族多属杂交F4中间型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 论

1.1小麦族多属杂交研究前景

1.2小麦多属杂交外缘染色体的检测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形态标记

2.1引言

2.2实验材料

2.3实验方法

2.4实验结果与讨论

2.5本章小结

第3章 细胞学鉴定

3.1引言

3.2实验材料

3.3实验方法

3.4实验仪器及设备

3.5实验结果与讨论

3.6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子标记鉴定

4.1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实验方法

4.4实验设备及仪器

4.5实验结果与讨论

4.6本章小结

第5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5.1引言

5.2实验材料

5.3实验方法

5.4实验设备及仪器

5.5实验结果与讨论

5.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对八倍体小偃麦(麦草8号,AABBDDEE,2n=56)同六倍体小黑麦(哈师209,AABBRR,2n=42)杂交后代F4中选育的86个株系进行分析鉴定,旨在选育具有大穗,多粒,籽粒饱满,抗病等优良农艺性状的小麦-偃麦草-黑麦三属杂种后代,为改良小黑麦籽粒饱满度和小麦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F4植株的育性较F1-F3有所提高,植株多生长茂盛,大穗,多小穗,多花,多分蘖、籽粒饱满,抗病、抗旱、抗寒、抗倒伏。F4仍有性状分离,株高80-90 cm的株系占51.16%,穗长8-12 cm的株系占72.09%,最长达18 cm,分蘖数在11-15个的株系占46.51%,最多23分蘖(F4-11-23)。37.21%的株系具有再生性,86.05%的株系穗型为纺锤形,13.95%为长方形,有并列小穗(F4-11-4)。田间调查抗病性,45.35%的株系抗白粉病。籽粒形态观察:大部分株系籽粒光滑饱满,明显优于亲本小黑麦,主穗粒数在50-100粒的株系占93.02%,有2个株系在100粒以上(F4-3-29-3籽粒数113、F4-3-29-2籽粒数107)。
  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根尖染色体数在42-56条之间,多数为56条。花粉母细胞二价体数变动14-22间,以21、22最多,可能因D染色体与E组染色体亲缘较近,发生配对,出现大量的棒状二价体和少数的四价体。
  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F4株系含有R、E、St组染色体成份。特异SSR引物检测表明8个鉴定株系含有6R、5R-L、6E-L、2E-S、3E-L染色体成份。
  双色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有4个株系的染色体组中有双色杂交信号,杂交信号有整条染色体、染色体长臂或短臂、小片段染色体和混合染色体信号,表明检测的F4杂种由黑麦和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混合组成,其中黑麦R组染色体含量较E、St组多。表明F4代株系已趋于八倍体AABBDDER,E(St)、R为混合染色体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