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干燥度的影响——以东北北部区域为例
【6h】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干燥度的影响——以东北北部区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来源、处理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东北北部区域1950s~2010s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东北北部区域1950s、2010s土地利用现状

3.2 东北北部区域1950s~2010s土地利用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北部区域1961~2010年干燥度分布及变化特征

4.1 东北北部区域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分布特征

4.2 东北北部区域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干燥度的影响

5.1 按土地利用类型类型提取干燥度指数

5.2 按网格提取干燥度指数

5.3 按集中分布区提取干燥度指数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东北北部区域为研究区,以1959年数字化地图、2010年TM遥感影像和气象CRU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工具,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东北北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干旱指数变化规律,并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干燥度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1950s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沼泽、草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97.94%,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且成片分布,占全区40.7%;其次为耕地、沼泽、草地,分别占全区的25.6%、20.67%、10.96%;水域、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面积最小,比例也最小,分布分散。2010s以耕地及林地为主,其中耕地所占比例最大,占全区的42.77%,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中部及东南部;沼泽及草地面积较小,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6.8%、4.14%;水域、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分布分散。⑵与1950s相比,2010s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及其它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增加最多,建设用地次之。面积减少的为沼泽、草地及林地。1950s~2010s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集中在耕地、林地、草地、沼泽之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相同中,持续耕地、持续林地的面积及所占比例最大,两者占全区总面积的51.62%,而不同土地利用转换类型中转换面积及比例最大的为:林地转耕地、草地转耕地、沼泽转耕地、沼泽转林地四种转换类型。⑶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平均值为1.118,潜在蒸发量略大于降水量;其中1991年最为湿润,2001年最为干燥;空间分布上,研究区西南部为干燥度指数高值区,最为干燥,其次为中东部,其他地区相对湿润。⑷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为0.016/10a,变干趋势不显著,1975年有由湿变干的突变,1979有由干变湿的突变。从空间上看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介于-0.006~0.036/10a间,大部分地区呈增大趋势即变干,西南部及中部、东北部变干趋势较大,气候倾向率大于0.03/10a,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呈现显著变干趋势。研究区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距平值显示:与研究区整体相比,中部及西南部地区变干趋势更大,而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变干趋势比整体平均情况小。⑸按土地利用类型提取、网格提取以及集中分布区提取干燥度指数平均值及气候倾向率距平值,综合得出结论:各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林地对干燥度起降低作用,即变湿,耕地、草地、沼泽、水域、建设用地、其它用地、林地转耕地、草地转耕地、沼泽转耕地、水域转耕地、建设用地转耕地、其它用地转耕地均使干燥度升高,即变干,且地类越集中,作用越明显。非耕地转为耕地与原持续非耕地相比,林地转耕地、水域转耕地比持续林地、水域变干速度快,草地转耕地、沼泽转耕地、建设用地转耕地、其它用地转耕地比持续草地、沼泽、建设用地、其它用地变干速度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