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长小说视域下《洛丽塔》女主人公成长解读
【6h】

成长小说视域下《洛丽塔》女主人公成长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Valdimir Nabokov and his Lolita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Basis

1.1 The Definition of Initiation Story

1.2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itiation Story

1.3 The Basic Elements of Initiation Story

Chapter Two The Initiation Problems of Lolita During Her Growing Process

2.1 Her Curiosity about the Outside World

2.2 Her Ignorance of the Man

2.3 Her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Chapter Three The Causes of Lolita’s Initiation Problems

3.1 Complicated Family Background

3.1.1 Single-parent Family

3.1.2 Irresponsible mother

3.1.3 Risky Stepfather

3.2 Complicated Social Background

3.2.1 Changed Attitude towards the Sex

3.2.2 Material-oriented society

3.3.Lack of Proper Education

Chapter Four Wakening of Lolita’s Self-awareness

4.1 Ending Relations with the Stepfather

4.2 Breaking off from the Cheater She Loved

4.3 Marrying a Normal Man

Chapter Five Lolita’s Pursuit of Her Own Self-identity

5.1 Living As a Female

5.2 Farewell to Her Past

5.3 Realization of S elf-esteem

Cond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他于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里、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他的主要作品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他也尝试了许多其他的文学形式。此后,他在美国创作了他最重要的的文学作品《洛丽塔》,轰动文坛,成为了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时至今日,《洛丽塔》已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电影。
  纳博科夫的小说常常以复杂的主题和精妙的结构设计而著称,它们的叙述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他尤其喜欢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复现、镜像、戏仿和错位。这些手法可以展现出人物在小说情节中的荒诞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无论在形式上的先锋色彩如何浓厚,在内容主题上是怎样地复杂精深、玄奥多义,作者却始终以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的注重细节描写为根基,来加强作品的现实感。这一写作风格,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摹写,以及对各类生活细节的描写。
  现有关于《洛丽塔》的研究多数关于作为叙述者的男主人公内心世界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作为暗线的女主人公的成长研究依旧空白,本文从洛丽塔的角度出发,以成长小说理论为依托,以女主人公为主要人物线索对其成长进行论述,分析困惑中的小女孩是如何走出混沌生活状态,寻求自我的。
  《洛丽塔》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对儿时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中年知识分子,成年之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并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移民美国之后,认识了女房东的女儿,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不禁深深的为之倾倒。为了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他不惜与女房东结婚,只为能和洛丽塔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一颗真爱的心。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之名。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导论。简要的介绍纳博科夫生平以及主要作品。概述了国内外对《洛丽塔》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洛丽塔的心理历程阐述了她的成长轨迹,具体的分析洛丽塔有何成长问题;这些成长问题的成因;面对这些问题她是如何觉醒;并开始自我身份的追寻。第二章具体分析了洛丽塔作为未成年少女存在的成长问题。她对外界的好奇心,对男性的无知,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发生在洛丽塔身上的悲剧。
  第三章从根源分析了洛丽塔成长问题的成因。这些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是复杂的家庭背景,单亲家庭,不负责任的母亲以及危险的继父都对她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复杂的社会背景,传统的社会教条,膨胀的物质主义,教育的缺乏则对洛丽塔的成长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苹阐释了洛丽塔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果断的结束了与亨伯特的不伦之恋,也与奎尔第结束了放纵的关系,最终与一个普通的男子结婚生子。
  第五章阐释了洛丽塔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她终于觉醒的女性意识,与往事告别的勇气,越发强烈的自尊心,都是她成长的最好证明。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在总结了全文的论述后,重申了论文的观点,并且指出《洛丽塔》这部作品影射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观点。青少年在成长当中不可缺少的关爱来自于不同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若不及时正确引导,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除了这部小说带来的艺术造诣之外,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也将不断的引导我们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