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践论中国第三部门的困境与发展
【6h】

基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践论中国第三部门的困境与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1.2国内外现状

1.2.1遍及全球的“结社革命”

1.2.2多元化的第三部门实践

1.2.3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

1.3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1第三部门发展的逻辑前提

1.3.2第三部门的未来发展观

1.3.3“第三部门失灵”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基础理论

2.1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2.1.1“搭便车”现象

2.1.2中位人偏好

2.1.3第三部门是对市场、政府的有益补充

2.2合约失灵理论

2.2.1“信息不对称”催生第三部门

2.2.2市场、政府、第三部门的制度分工

2.3志愿失灵理论

2.3.1慈善资源不足

2.3.2慈善活动的狭隘性

2.3.3组织的家长作风

2.3.4组织的业余性

2.4“政府有效、市场有效”理论

2.4.1中西方发展存在“时间落差”

2.4.2“福利国家”不够、“自由市场”不够是当前主要问题

2.4.3中国的第三部门要争取与市场、政府形成互补

2.5本章小结

第3章关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三部门化的个案研究

3.1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

3.1.1青基会的发端及社会背景

3.1.2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

3.1.3主导项目

3.2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第三部门特征

3.2.1组织性

3.2.2非政府性

3.2.3非营利性

3.2.4志愿性

3.2.5自治性

3.3希望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3.1希望工程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3.3.2希望工程引导了贫困地区教育政策的调整

3.3.3希望工程唤起了公民的道德意识

3.3.4希望工程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公益项目

3.4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看第三部门的发展困境

3.4.1困境一:组织合法性难以取得

3.4.2困境二:活动空间受限

3.4.3困境三:保持民间性与借用体制资源的两难选择

3.4.4困境四:资源的稀缺和争夺

3.4.5困境五:社会监督缺位

3.4.6困境六:缺乏必要的文化基础

3.5本章小结

第4章政策建议

4.1关于现行法律政策的评述

4.1.1对“预防制”的评述

4.1.2对“双重管理”体制的评述

4.1.3对“分层管理”模式的评述

4.1.4对“限制竞争”原则的评述

4.2当代中国第三部门的时代特征

4.2.1合法性

4.2.2组织营利性

4.2.3改良性

4.2.4非批判性

4.3促进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4.3.1保护所有权

4.3.2提高“自治化”程度

4.3.3扩大群众代表性和决策参与性

4.3.4开放公共财政

4.3.5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4.3.6强化社会监督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后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促进当代中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为主题,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