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室温下LD泵浦Tm,Ho:YLF激光器的研究
【6h】

室温下LD泵浦Tm,Ho:YLF激光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激光测距

1.1.2激光雷达

1.1.3光电对抗

1.1.4医学诊断和治疗

1.2 2μm固体激光器的发展概况

1.2.1国外2μm固体激光器的发展历史

1.2.2国内2μm固体激光器的发展历史

1.2.3 2μm固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1.3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Tm,Ho激光器发光机理及速率方程理论

2.1引言

2.2 Tm,Ho激光器的发光机理

2.2.1激光工作物质

2.2.2激光晶体中的Ho3+的Stark能级结构

2.2.3 2μm激光器的运转机制

2.3 Tm,Ho系统速率方程

2.3.1准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

2.3.2 Tm,Ho系统的平衡关系

2.3.3能量传递上转换(ETU)

2.3.4 Tm,Ho的速率方程模型

2.3.5 Tm,Ho系统的激光参数

2.3.6 Tm,Ho系统激光阈值

2.3.7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2.4本章小结

第3章Tm,Ho:YLF微片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3.1引言

3.2激光单元部分

3.2.1泵浦光源

3.2.2泵浦方式

3.2.3光学耦合系统

3.2.4隔离系统

3.2.5激光工作物质

3.2.6晶体制冷

3.3 LD泵浦的Tm,Ho:YLF微片激光器实验装置

3.4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3.4.1激光二极管的注入电流和泵浦功率的关系

3.4.2 2μm激光输出激光特性的测量

3.5本章小结

第4章Tm,Ho:YLF固体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4.1引言

4.2二极管单端泵浦Tm,Ho:YLF激光器的实验装置

4.2.1实验原理与装置

4.2.2泵浦光源

4.2.3激光工作物质

4.2.4晶体制冷

4.3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4.3.1实验中的上转换现象

4.3.2激光输出功率

4.3.3腔长对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

4.3.4输出镜透过率对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

4.3.5激光光束质量的测量

4.3.6热脆裂效应

4.4 LD单端泵浦平凹腔Tm,Ho:YLF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4.4.1实验原理与装置

4.4.2激光输出功率的测量

4.5双端泵浦

4.5.1实验装置及原理

4.5.2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4.5.3四镜八字环形腔

4.5.4四镜矩形环形腔

4.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谢

展开▼

摘要

理论方面,首先介绍了Tm,Ho系统的发光机理,给出了准三能级的速率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连续输出Tm,Ho:YLF固体激光器的准三能级速率方程理论模型。以速率方程为基础,讨论了上转换效应对激光输出的影响,分析了连续运转激光器输出特性与温度、晶体掺杂浓度、晶体长度、输出耦合镜透过率和腔内损耗等多种因素的关系。 实验方面,首先研究了LD单端泵浦的Tm,Ho:YLF平平腔微片激光器,在室温下获得了343mW的2μm连续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21.8﹪,最大光光效率是16.8﹪,同时分析了温度对激光阈值和激光器输出的影响,讨论了激光光束质量问题。其次研究了LD单端泵浦Tm,Ho:YLF平凹腔固体激光器,近室温下获得了218 mW的2μm连续激光输出,斜率效率是4.9﹪,最大光-光转换效率是3.1﹪,同时分析了腔长和输出耦合镜透过率对激光输出的影响,定性分析了激光光束质量问题,并在激光输出特性方面与微片平平腔激光器进行了比较。还对实验中出现的晶体脆裂现象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了LD双端泵浦Tm,Ho:YLF平凹腔固体激光器,近室温下获得了310mW的2 μm连续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3.3﹪,最大光光效率为2.2﹪。同时分析了双端泵浦与单端泵浦相比较的诸多优点。最后还设计了LD双端泵浦Tm,Ho:YLF环形腔固体激光器,并对两种环形腔进行了比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