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住房贷款提前还贷的ARM与FRM比较与选择
【6h】

我国住房贷款提前还贷的ARM与FRM比较与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我国住房贷款提前还贷的ARM 与FRM 比较与选择

COMPARATION AND SELECTIONBETWEEN ARM AND FRM ONPREPAYMENT IN CHINA HOUSINGMORTGAGE MARKET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住房贷款提前还贷及违约金的行为分析

2.1 提前还贷行为的性质

2.2 提前还贷行为的诱因分析

2.2.1 提前还贷行为发生的贷款利率方式背景

2.2.2 提前还贷诱因概述

2.2.3 FRM 与ARM 下提前还贷诱因的区别分析

2.3 提前还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4 商业银行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的行为分析

2.4.1 提前还贷违约金的国际比较

2.4.2 我国商业银行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的行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FRM 与ARM 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的构建

3.1 提前还贷分析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3.2 FRM 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

3.2.1 基本假设

3.2.2 借款人的效用函数及需求曲线

3.2.3 贷款人的期望利润函数及供给曲线

3.2.4 均衡与效率分析

3.3 ARM 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

3.3.1 基本假设

3.3.2 借款人的效用函数及需求曲线

3.3.3 贷款人的期望利润函数及供给曲线

3.3.4 均衡及效率分析

3.4 ARM 混合利率方式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

3.4.1 基本假设

3.4.2 借款人的效用函数及需求曲线

3.4.3 贷款人的期望利润函数及供给曲线

3.4.4 均衡解及效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住房贷款利率方式的策略选择

4.1 我国住房贷款利率方式的选择

4.2 我国住房贷款利率方式的完善

4.2.1 逐步改进浮动利率贷款方式

4.2.2 适时推行固定利率贷款方式

4.3 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策略

4.3.1 加大创新力度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4.3.2 合理收取违约金以保市场健康发展

4.3.3 推行贷款证券化而转嫁提前还贷风险

4.4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 谢

展开▼

摘要

2006年1月5日,光大银行在我国首次推出个人住房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方式,成为金融界的一大焦点。这项改革背后的直接动因是2005年涌现的大量提前还贷行为和随之发生的征收违约金的纷争。问题的导火线是近两年持续的加息政策,而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单一的个人住房浮动利率抵押贷款方式。
  本文以古典微观经理论为基础,分别探讨了单一浮动利率贷款方式、单一固定利率贷款方式以及混合利率的贷款方式三种模式下的市场特性,构建了相应的提前还贷市场的供求模型,并比较了市场的均衡和效率上的特征。分析我国提前还贷市场上各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各自制约因素,并将相关因素提炼为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其中以提前还贷量为因变量,以违约金比例为自变量,通过构建效用函数、期望利润函数,推导出提前还贷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再进一步整合两个曲线得到了市场的均衡。由此分析了我国市场的现实特征,得到单一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式会导致市场的低效率,而混合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式存在的自动调节机制能够减少市场的福利效率损失的结论。针对这一选择,进一步从我国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式以及强化商业银行的改革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