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研究
【6h】

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研究

STUDY ON ENTERPRISE’S INTERNAL PERFORMANCE AUDIT BASED ON EFFICIENCY THEORY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基于生产效率理论的绩效审计研究的现状

1.2.2 基于X-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研究的现状

1.2.3 内部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综合评述

1.4 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构思

2.1 绩效审计的实质

2.1.1 研究范畴界定

2.1.2 绩效审计中的3E

2.2 研究假定

2.3 绩效审计与效率的联系

2.3.1 绩效审计与效率的渊源

2.3.2 绩效审计与效率渊源的启示

2.4 效率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2.4.1 效率的内涵

2.4.2 相关概念的辨析

2.5 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理论

2.5.1 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2.5.2 边际学派的效率理论

2.5.3 福利经济学及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2.5.4 X-效率理论

2.6 效率理论演进对绩效审计研究的启示

2.6.1 绩效审计的效率性与生产效率理论的耦合

2.6.2 以经济学效率理论支撑绩效审计的研究

2.7 基于生产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

2.7.1 生产效率的研究概况

2.7.2 DEA体现了投入产出的思想

2.8 基于X-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

2.9 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研究框架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生产效率理论企业内部绩效审计

3.1 生产前沿面和生产可能集

3.2 基于DEA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定量方法提出

3.2.1 现阶段绩效审计采用的主要方法及缺陷

3.2.2 DEA对绩效审计的适应性

3.3 DEA模型概述

3.3.1 不变规模效益模型(CRS模型)

3.3.2 可变规模效益模型(VRS模型)

3.3.3 CRS模型和VRS模型的有效前沿面对比

3.4 基于DEA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绩效审计的思想及步骤

3.4.1 基于DEA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绩效审计的思想

3.4.2 基于DEA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绩效审计的步骤

3.5 基于生产效率的绩效审计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贡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X-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

4.1 X-效率理论分析

4.1.1 X-效率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修正

4.1.2 X-效率理论应用概况

4.2 X-效率理论给绩效审计带来的启示

4.2.1 绩效审计中效率性内涵的缺陷

4.2.2 生产效率决定于X-效率

4.3 依据X-效率理论重新定义绩效审计内涵与外延

4.4 企业价值增值的理念在于“以人为本”

4.5 企业员工的“惰性区域”分析

4.6 基于X-效率理论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定量模型

4.6.1 基于X-效率理论定量模型的新思路

4.6.2 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模型

4.7 X-效率绩效审计与生产效率绩效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4.7.1 基于X-效率绩效审计与基于生产效率的绩效审计的区别

4.7.2 基于生产效率的绩效审计与基于X-效率绩效审计的联系

4.8 基于X-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贡献

4.8.1 澄清了绩效审计与管理审计之间的混淆

4.8.2 找到了“管理审计是用效率来计量管理”的答案

4.9 基于X-效率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实施步骤及指标体系

4.9.1 基于X-效率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实施步骤

4.9.2 基于X-效率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实证研究

5.1 企业背景分析

5.1.1 大庆石油管理局内部审计概况

5.1.2 选取大庆石油管理局作为实证分析背景的原因

5.1.3 大庆石油管理局内部审计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5.1.4 大庆石油管理局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5.2 基于生产效率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实证分析

5.2.1 基于DEA理论对绩效审计切入点的选取

5.2.2 DEA比以往财务指标测算方法的优越性体现

5.2.3 基于DEA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绩效审计的实证分析

5.3 基于X-效率的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及实证分析

5.3.1 基于 X-效率理论的领导班干部经济责任制审计

5.3.2 X-效率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绩效审计是当今世界审计的主流,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已占整个审计工作的80%以上,但由于审计理论研究的“沉默性”,即使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也只是在绩效审计实践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还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现阶段我国主要以财务审计为主,但《审计署2003至2007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争取在2007年绩效审计占整个审计工作的50%以上,这意味着绩效审计将是审计实践重点突破的工作内容。因此,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理论和方法已迫在眉睫,相关研究具有其必要性和适时性。
  本文以效率理论为基础,跟踪经济学的效率理论,透析审计学的绩效审计。将绩效审计置于效率理论的坐标系中,以企业内部绩效审计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效率理论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理论,试图为绩效审计寻求经济理论做支持。
  本文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解析现象中发现绩效审计与效率理论有着必然联系,通过解读效率理论的演进机理,剖析了绩效审计的本质及形成和发展过程。围绕如何“用效率来计量管理”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抓住效率理论的演进和绩效审计的发展这二条主线。以效率理论中的生产效率理论和X-效率理论为基础,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本文指出了绩效审计没有突出效率性的缺陷,并界定绩效审计是处于生产效层面的投入产出效率,由此,可以将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引入到生产效率层面的绩效审计中,从而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使 DEA对绩效审计适用性由政府和公共事业领域扩展为企业内部绩效审计,且用实际数据为以往的实验数据的讨论提供了真实的论据。实证分析表明:DEA是实施绩效审计的有效方法,对节约审计资源,为增值型内部审计服务,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增值的重要环节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基于效率理论发展轨迹及其演进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从效率理论的变迁反观绩效审计的发展,效率理论遵循了从古典效率理论到新古典效率理论(生产效率)再到 X效率理论的发展过程,效率理论的演变的机理是:后继理论是在修正、完善前期理论后才完成一次跨跃。X-效率理论是对生产效率理论的修正、完善,从而得到启示是:以生产效率理论为基础的现阶段绩效审计应受到以X-效率理论为基础的绩效审计的挑战。进而形成以X-效率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绩效审计思想,并对X-效率的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对X-效率的测度大多采用传统的DEA方法,这种方法没有真正反映 X-效率的内涵。本文将二次相对效益引入到企业内部绩效审计中,并基于二次相对效益思想构建了测度X-效率的模型,由此说明其测度X-效率的适合性和有效性。
  最后,论文将所提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某一典型企业做了验证,通过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实践,对理论做了有效的印证。
  本文提出的绩效审计理论与方法反映了绩效审计的本质,体现了绩效审计的宗旨。论文不仅对绩效审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绩效审计实践的重点突破具有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