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危机影响下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营对策研究
【6h】

金融危机影响下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营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信用担保理论研究综述

1.2.1 信用担保理论

1.2.2 信用担保功能

1.2.3 信用担保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环境分析

2.1 法律政策分析

2.1.1 法律方面

2.1.2 政策方面

2.2 行业环境分析

2.2.1 政策性担保机构

2.2.2 商业性担保机构

2.3 经济环境分析

2.3.1 中国国民经济状况

2.3.2 黑龙江省经济状况

2.3.3 哈尔滨市经济状况

2.4 社会环境分析

2.5 内部环境分析

2.5.1 探索起步阶段

2.5.2 巩固提高阶段

2.5.3 快速发展阶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危机下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营现状

3.1.1 担保流程

3.1.2 担保客户

3.1.3 担保品种

3.2 金融危机下存在的经营问题

3.2.1 金融危机下在保企业潜在风险加大

3.2.2 担保业务缺乏应对金融危机创新性

3.2.3 反担保措施缺乏应对金融危机灵活性

3.2.4 应对金融危机担保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

3.2.5 与银行合作应对金融危机风险责任不对称

3.2.6 存在应对金融危机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

3.3 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机遇与挑战

3.3.1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3.3.2 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机遇

3.3.3 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危机下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营对策

4.1 应对金融危机的环境风险

4.1.1 积极应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4.1.2 避免“零利率”风险

4.1.3 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效应

4.1.4 启动应对金融危机联合征信模式

4.2 抓住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

4.2.1 正确处理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4.2.2 正确处理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

4.2.3 正确处理创新与控制风险的关系

4.3 创新担保经营理念

4.3.1 构造应对金融危机的“责任网”

4.3.2 找到银企联系的“对接口”

4.3.3 构筑信用担保的“防火墙”

4.3.4 打造担保质量的“安全链”

4.3.5 确定担保盈亏的“平衡点”

4.3.6 创新业务发展的“新模式”

4.4 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4.4.1 建立应对金融危机担保审批制度

4.4.2 建立应对金融危机风险预警机制

4.4.3 引入担保风险容忍度管理

4.5 建立应对金融危机风险转移与分散机制

4.5.1 开展再担保业务

4.5.2 开展联合担保业务

4.5.3 与银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4.6 加强内部治理框架体系建设

4.6.1 建立道德风险防范机制

4.6.2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4.6.3 建立科学透明公开机制

4.6.4 强化员工素质建设

4.7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后 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运而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也日臻完善。然而,面临着金融危机,为保增长、调结构提供服务。在担保业务运作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担保机构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为了使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健康运转,使其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担保机构必须要研究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在稳健经营管控风险的同时,抓住机遇可持续发展。
  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是哈尔滨市首家政策性担保机构,经过9年的运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是在哈尔滨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遇到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基础上,从担保中心的经营现状及问题等方面入手,在对担保中心的环境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在金融危机下经营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担保中心应对金融危机的环境风险、抓住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担保经营理念、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应对金融危机风险转移与分散机制,最后,提出加强内部治理框架体系建设等经营对策。
  本文结合担保中心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特点,研究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对指导哈尔滨市担保机构和全国担保行业规避担保风险,抓住金融危机给担保机构带来的机遇,迎接金融危机给担保机构带来的挑战,起到启示作用与引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