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赫金视角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叙事策略
【6h】

巴赫金视角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叙事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巴赫金视角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 叙事策略

The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a Bakhtinian Perspective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I. Polyphony: Presentation of the Era

A. Independence of Huck’s Self-consciousness: His Own Idea of the World

B. Polyphonic Variations on Shakespearean Tragedies

Ⅱ. Dialogue: Call for Equality

A. Dialogic Relationships in Great Dialogue

B. Microdialogue in the Discourse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Huck

Ⅲ. Carnivalization: Pursuit of Freedom

A. The Carnivalized Genre: Menippean Satire

B. Carnivalized Characters: Carnival Sense of the World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狂欢化叙事特征表现在体裁的狂欢化和人物的狂欢化。小说明显表现出梅尼普体特征,渗透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狂欢化的人物包括“国王”与“公爵”,吉姆与哈克。“国王”与“公爵”在身份上与真正的国王与公爵有天壤之别,二者的“加冕”和“脱冕”构成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实现了等级的消除。吉姆身上体现出的人的尊严使他的奴隶身份成为其诸多狂欢化面具中的一个,并因而失去严肃性,具有对奴隶制的颠覆意义。哈克的狂欢化特征表现在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死亡”与再生。哈克的假死使为他定性的他人话语消音。在密西西比河的每一个弯道,哈克都获得新生,其个性随着河流不断发展,无法盖棺定论。“国王”与“公爵”的加冕和脱冕、吉姆的狂欢化面具、哈克的“未完成性”渗透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表达了马克·吐温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狂欢化理论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小说的复调叙事呈现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对话策略传达了时代对平等的呼声,狂欢化的叙事策略则渗透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