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6h】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对象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第2章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建筑设计解读

2.1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

2.2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2.3 我国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现状及设计目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通关组织模式与空间组织

3.1 旅客流线

3.2 旅客流线设计组织原则

3.3 旅客通关组织模式与空间组织

3.4 空间组织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建筑典型空间设计研究

4.1 联合检查厅空间设计

4.2 候船厅空间设计

4.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 录1 ___港口国际客运站综合评价问卷1

附 录2 ___港口国际客运站综合评价问卷2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国际滨海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际邮轮跨境游这种业态模式也逐渐在中国孕育而生。目前我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厦门、三亚等均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邮轮母港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拐点之一。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还具备着口岸建筑的特殊功能。它作为每个沿海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既向公众展示这个城市的经济、人文情况,又代表国家形象,被人们称之为“海上国门”,因此对此类建筑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侧重于环境心理学、消费行为学及休闲学的理论研究角度,结合这些理论方面知识在交通建筑设计的应用,对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建筑本身通关组织模式和空间组织、特质空间设计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期望为以后的沿海港口客运站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帮助。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通关组织模式研究,针对旅客通关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旅客通关时间和旅客满意程度进行重点研究,对旅客通关时间慢、易产生拥挤、通关流线有迂回等问题进行解决。依照旅客流线安全组织、方便快捷、电子智能、人性服务等原则,提出旅客出入境组织模式的设计方法:提高空间可识别性、提高空间可达性和空间尺度变化组合设计。通关组织模式的设计在满足旅客安全、方便、快捷的同时,让旅客的出行更加的顺畅舒适,旅客的精神更加愉悦。
  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特质空间设计,即联合检查厅设计和候船厅设计。首先对旅客需要及旅客在特质空间中所产生的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其次根据所需的功能空间、流线组织模式进行该特质空间的组织设计。最后对该特质空间进行细节设计,例如联合检查通道入口设计、候船厅座椅摆放设计等。望沿海港口国际客运站的功能空间能符合现有旅客出入境的发展需要,体现客运站建筑的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
  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旅客在海运旅游的同时体验到高品质的运输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