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安汽车集团重组问题研究
【6h】

长安汽车集团重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重组的概念与形式

1.2.1 重组的概念

1.2.2 重组的形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长安汽车集团重组背景及方案

2.1 汽车行业背景

2.2 国家政策背景

2.3 参与重组三家整车企业概况

2.3.1 重庆长安

2.3.2 哈飞汽车

2.3.3 昌河汽车

2.4 长安汽车集团重组方案

2.4.1 重组范围及方式

2.4.2 重组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安汽车集团重组前后经营情况及问题分析

3.1 重组前后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3.1.1 重组情况概述

3.1.2 整合初期产能及销量情况

3.1.3 整合后长安汽车集团总体销量及市场地位情况

3.1.4 传统微车领域市场地位及变化

3.1.5 长安汽车集团重组前后整体变化

3.2 重组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参与资源配置

3.2.2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未形成有效补充

3.2.3 管理整合不当削弱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3.2.4 未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利用

3.2.5 忽视地方政府对被重组企业发挥的作用

3.3 对我国汽车产业重组的启示

3.3.1 重组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3.3.2 政府作用决定重组的成与败

3.3.3 企业应为后续重组整合制定长期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长安汽车集团重组的对策建议

4.1 将政府决策产生的被动因素转化成主动

4.2 全面推进明确和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4.3 管理整合提升企业经营能力

4.4 全盘布局以防止企业内部冲突

4.5 用好政府推动力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后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汽车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国内70多家汽车企业集团当中,前十家汽车企业的销量占据了总销量的85%以上。汽车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水平、规模效益行业,国内众多小型汽车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反复投入较多。我国汽车产业规模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汽车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2009年4月,国家发布了汽车产业的振兴规划,首次对汽车产业重组从政策上加以明确,并对市场份额占90%以上的汽车集团的数量和担负重组重任的主要汽车集团进行了明确。重组完成以后,我国会逐步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以参与国际竞争。
  本文将通过对2009年长安汽车集团重组事件的认真分析与总结,揭示长安汽车集团在此次重组事件当中,采取的战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总结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未来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出现的重组事件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从理论方面阐述了企业重组的动因,以及在企业重组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长安汽车集团及参与重组的各企业的主要情况;第三部分对重组前后的状况进行了对比,并从战略规划、重组企业经营管理、政府作用方面揭示了长安汽车集团在此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了一定的启示;第四部分针对此次重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国内汽车企业的重组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借鉴长安汽车集团重组案例对我国汽车行业重组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重组中存在的战略规划、决策管理、政府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未来我国汽车行业的重组活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影响重组的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